行村古名衡村寨,因“衡”與“行”諧音,“衡”去“魚”而變成行村。 早有羅、舒、谷等姓居住此村。明初王姓由德州、車姓由江蘇省松江縣來此定居,繁衍發展成大村(詳見行一村概況)。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行村劃為愛國村、生產村、自衛村、建設村四個行政村。1956年,四個村合併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62年,分為行一、行二、行三、行四、行五五個行政村,本村為行二村。 行二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4′,北緯36°40′。為行村鎮政府駐地。東與行五村為鄰,西與西小灘村隔白沙河相望,南接行三村,北連行一村。距海陽市政府駐地35公里,隸屬行村鎮。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9.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花生、蘋果、蔬菜、桑等。 2002年,全村246戶,782人。有車、王、姜、李、於、劉、馬、馮、魯、鞏、呂、蓋、黃、陳、郭、徐、趙等17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王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行村二村
- 面積:約1.6平方公里
- 人口:782
- 耕地面積:59.3公頃
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行村歷史悠久,自古頗多文人雅士。解放前,學校多是私塾,窮人子女入學者很少。解放後,政府積極推行教育事業。1956年成立了行村完小。1969年,成立了行村聯中。經過擴建、翻新,國小、國中都建成了花園式學校。校內教學設施日臻完善,任職的教師文化程度和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自1978年恢復高考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26人。 村支部重視科技、文化教育,多次聘請農業專家來村傳授農業技術,經常派人外出學習。先後培養果業、蠶業、蔬菜等技術人員十幾人,為推動村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只能半糧半糠度日。解放後,村民生活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36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500公斤,全村收入26萬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車輛70多輛,電話166部,彩電220台,電冰櫃65台,洗衣機2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破舊不堪,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建國後,房屋不斷翻新、新建。1985年以來,寬大、新穎、式樣美觀的瓦房,越建越多。村統一規劃了街道、房區,很多舊房翻新,草房換成瓦房,土牆換成磚牆,整個村子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5平方米。 集體福利20世紀50年代末,村成立了醫療站。70年代初,辦起合作醫療站,80年代末改稱衛生所,為本村及鄰村民眾治病。對老人及病重者,打針、送藥上門服務。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村民的福利逐年提高。1982年,集體投資用上電網供電。1997年,投資修建了自來水。2000年,建成了電話村。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程春花在娘家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嫁到本村,成為村內第一名黨員。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時,全村有黨員11名。2002年,全村有黨員39名。 1962年,成立了行二村黨支部。先後有於洪柱、李壽昌、車文山、李靖生、李德全、李靖安、王建居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5年10月,設村政府,王淑蓮任村長。1956年,行村四個村合併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2年,行村分為行一、行二、行三、行四、行五五個行政村,本村為行二大隊管委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婦女、治安等組織。先後有王維吉、張永和、李靖生、李德全、馮全榮、黃慶山、李豐君、王建居擔任村主要負責人。1999年5月,王建居當選為首屆直選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