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村三村

行三村與行一、行二、行四、行五村同屬一個自然村,總稱行村。行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4′、北緯36°40′。瀕臨黃海,地屬要塞,為歷代兵家所重。魏設高麗戍,金建衡村鎮,明置行村寨,清設海陽縣行村汛,現為海陽市行村鎮政府駐地。 行村古稱衡村寨,“衡”與“行”近音,“衡”去“魚”便成為行村。元代,行村居民以舒、羅兩姓為主。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車、王兩姓分別從江蘇松江縣、山東德州遷入。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于振華由山西洪洞縣遷入。之後,其他各姓相繼遷入,人口逐漸繁衍。 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行村劃分為自衛、生產、建設、愛國等四個行政村。1956年合併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62年,分設行一、行二、行三、行四、行五五個行政村,本村為行三村。 行三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東鄰行四村,北連行二村,南接三里莊,西北依青石公路,村南緊靠乳即一級公路,交通極為便利。全村轄區總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0.4公頃。土地肥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玉米、小麥、地瓜、花生、大豆、蔬菜、蘋果等。有王、梁、車、李、徐、張、位、孫、蘇、郭、邵、於、萬、劉等14姓,均為漢族。其中王姓人口較多,占5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行村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政府駐地海陽市行村鎮政府駐地
  • 地理位置海陽市西南部
  • 坐標:東經120°54′、北緯36°40′
組織建設,經濟,人口,自然資源,文化教育,社會進步,基礎設施,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5年,王仁善加入中國共產黨,本村第一個黨員。1945年12月,成立村黨支部,王仁善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有黨員3名。在黨支部帶領下,村民積極參加土地改革運動,發展互助合作組織,踴躍參軍支前。 1949年,村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3名黨員。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5個,黨員45名。1947年起,先後有王仁善、王成善、於洪柱、劉富強、王蘭升、王春光、劉富強、陳其見、王振玉、王樹亭、梁明福等任村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5年10月,設村政府。1956年,行村四個村合併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2年,分為行一、行二、行三、行四、行五五個行政村,本村為行三大隊管委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 曾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王淑蓮、王文吉、李守昌、劉福強、王蘭升、王振禮、劉德安、李德勝、王振太、陳其見、王樹亭。2002年12月起無村委主任。
行村三村

經濟

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占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占總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占總收入的80.61%;工資性收入69.8萬元,占總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7人(占勞動力的13.19%),在省內務工647人,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62.99萬元。

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該村國土面積36平方公里,有耕地總面積4297.5畝(其中:水田1955.34畝,旱地2342.16畝),人均耕地0.85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297.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237.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4畝;擁有林地1630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水面面積150畝,其他面積33243.5畝。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4802.4 平方米,距離廠口鄉中學2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85 人,其中小學生1195人,中學生290人。
全村建有文化站1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9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74年,行三村與行二、行四村聯合創辦國小,建房38間,設10個班,教職工20人,學生386人。1981年,行村?>公社將其命名為行村二聯小。1996年,併入行村中心國小。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29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8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67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386公斤,全村收入54.4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8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52輛,機車70輛。電話175部,彩電216台,電冰櫃52台,洗衣機3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多以草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78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至2002年,新建房屋168幢,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5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1年,村合作醫療站建立,為本村村民服務,村民平常用藥費報銷50%,對老人及重病人上門送醫送藥。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2年投資10.5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90年投資1500餘元,購置新課桌凳,建立幼稚園,幼兒免費入園。197.8萬元,修建自來水蓄水池,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占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機車85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0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