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對中國“政治人”政治參與現狀的影響機制、作用條件和功能表現三個方面的內容展開實證分析。該書在對中國“政治人”政治參與現狀影響因素的探索中,一方面對影響機制的中介因素及表現形態予以確認,另一方面對影響機制中特定直接關係與間接關係的作用條件進行了檢驗。同時,在社會治理的框架下,進一步對政治參與在公共服務滿意度影響機制中的作用進行研究。此外,針對青年和女性群體的偏好特質與發展特徵,該書還對其政治參與的影響機制進行了實證分析。
作品目錄
| |
第二章 中國公民選舉參與:個體與區域因素的影響作用 | 第九章 政治認同與國家穩定:青年群體政治參與的作用 |
第三章 政治信任與選舉參與:計畫行為理論的分析框架 | |
| 第十一章 政治參與和公共服務滿意度的關係:基於性別的差異比較 |
第五章 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機制:政治知識的邊界效應 | 第十二章 公共服務滿意度的影響機制(一):基於政治參與的鏈式多重中介效應檢驗 |
第六章 政治知識與政治參與行為:社會公平、媒體使用的作用 | 第十三章 公共服務滿意度的影響機制(二):基於政治參與的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檢驗 |
第七章 社團參與行為的影響機制:個體認知、態度與社團有效性 | |
創作背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長期建設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和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也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所有這一切,在為學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研究實踐資源的同時,也對學者從事政治科學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結合全面深化改革所提出的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應更加重視對中國公民政治參與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社會穩定提供有益的研究支持。這其中,有關中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研究,就是一個重要的研究主題。基於此,《行動中的政治人:中國公民政治參與實證研究》實證研究了這一主題。
作品思想
該書研究結果表明:從變數之間的關係來看,政治參與不僅對國家穩定本身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同時其與政治態度(政治認同)的互動效應也透過政治溝通這一中介機制對國家穩定表現出顯著的預測作用。首先,中國公民在政治參與認知和實際參與行為兩個維度上的表現,能夠有效預測公民個體對國家穩定的判斷、評價。在政治參與行為這一預測維度的基礎上,有關政治參與的認知狀況,其實在較大程度上同時反映了行為主體的態度表現;而這種指向政治系統的態度,再輔以其實際的政治參與行為表現,較好地展現了公民對於政治系統有序運行程度及政府合法性的判斷與認知。其次,政治認同態度向行為的轉化,有賴於政治參與這一實踐路徑。具體表現為:政治參與為政治認同的態度形成與強化,提供了現實化的理性認知體驗;同時,政治參與也為政治認同的現實檢驗,提供了機制化的渠道與途徑。最後,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政治參與方式,政治溝通連線了政治認同與國家穩定之間的關係。政治認同體現了公民個體對現行政治系統運行及合法性的認受度,認受度越高,則政治溝通意願和行為實施可能性越高;反之,則政治溝通意願和行為實施可能性越低。由此引發的後續結果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政治溝通的實施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和影響著社會衝突的多寡、程度,也由此映射著國家穩定的狀況;另一方面,政治溝通的有效性程度,則會受到溝通雙方是否“在場”、是否有效介入對應議題,這也恰是該書研究所發現的內容——基於政治參與的認知與實踐水平越高,政治認同透過政治溝通對國家穩定的正向影響效應越大。
在考察政治參與的發展功能時,該書研究選取了社會治理作為切入點,通過分析政治參與於公共服務滿意度的影響予以確認其作用與意義。現代社會治理體系構建的最終目標在於實現社會治理的共治共享格局,從而在基本公共服務產品的供給上使公民個體獲得保障與滿足,這也是衡量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更是評價社會經濟質量發展的有效工具。對於政治參與在社會治理過程中推進作用的確認,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分析。第一,現代社會治理體系所強調的共治共享格局,本身便蘊含公民參與的內涵。一是公民適度有序參與,有利於治理決策的科學化以及多元主體對社會治理過程的實質化影響實施;二是公民適度有序參與,有利於保證多元利益主體的公共服務差異化需求;三是公民適度有序參與,有利於相應公共政策的推廣執行。第二,作為特殊形式的政治參與方式,政治溝通提供了公民有序有效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供給過程的合理化“管道”。具體來看,一方面,公民參與的認知與行為,使得處於社會治理結構中不同主體之間的信息交換成為必需,這有力地推動了多主體之間溝通交流的動因因素髮展;另一方面,有效的社會政治溝通反過來對政治參與的效果提升給予了保障,不僅消除或減少了非理性化參與帶來的不利後果,同時還對社會矛盾控制、社會穩定維護以及社會發展促進具有積極效果和意義。第三,政治參與對於政治系統的發展與變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面向治理髮展的影響機制,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該書實證檢驗部分的最後兩章中,針對政府職能轉變與公共服務滿意度的關係,作者先後採用兩組數據對兩類假設模型(鏈式多重中介模型和有調節的中介模型)進行分析,數據結果均驗證了公民參與在上述關係中的橋樑及助推作用,有力地證實了公民參與在社會治理過程中的積極作用與意義。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鄭建君,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2010年7月獲得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套用心理學專業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從事政治心理學方向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