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風藤(中藥)

血風藤(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血風藤,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翼核果Ventilago leiocarpa Benth.的根或莖。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具有補氣血,強筋骨,舒經絡之功效。常用於氣血虛弱,月經不調,血虛經閉,風濕疼痛,跌打損傷,腰肌勞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血風藤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鼠李目
  • :鼠李科
  • :冀核果屬
  • :翼核果
  • 分布區域: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 採收時間:莖:春、秋季;根:冬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 毒性:無毒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別名

青藤、鐵牛入石、青筋藤、血風根、扁果藤、血寬筋、紅蛇根、牛參、老人根、穿破石

入藥部位

根或莖。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歸肺、脾經。

功效

補氣血,強筋骨,舒經絡。

主治

氣血虛弱,月經不調,血虛經閉,風濕疼痛,跌打損傷,腰肌勞損。

相關配伍

1、治腰肌勞損:血風藤15g,杜仲18g,燉豬脊骨食用。(《骨傷中草藥與驗方》)
2、治跌打損傷:血風藤15g,當歸12g,川芎10g,水煎服。(《骨傷中草藥與驗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採集加工

莖:春、秋季採收,切段曬乾。根:冬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翼核果,又名光果翼核木。藤狀灌木,高2-3m。根粗壯,外皮暗紫紅色。莖多分枝,有細縱紋,幼枝綠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3-5mm,被疏短柔毛;葉片薄革質,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4-8cm,寬2-3.5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全緣或稍有細鋸齒,兩面無毛。腋生聚傘花序或頂生圓錐花序;花小,兩性,綠白色;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5,略短於花瓣;子房2室,藏於五角形的花盤內,花柱2淺裂或半裂。核果球形,長達6cm,直徑4-5mm,熟時紅褐色,先端有1鴨舌形膜質的薄翅,翅長1.5-2cm,基部有宿存萼筒;種子1顆。花期3-5月,果期4-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0m以下的山野、溝邊的疏林下或灌叢中。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性狀鑑別

本品的根呈圓柱形,稍彎曲,分枝極少,直徑2-7cm,長20-60cm,表面粗糙,有的具縱棱,暗紅紫色。栓皮鬆脆,可層層剝離。斷面木部黃褐色至棕褐色,密布細小的黑色針孔狀小點,有的中央有細小的髓。藤莖外表灰褐色,有縱條紋,少分枝。斷面木部黃褐色至灰棕色,髓部明顯。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

1、保肝作用。
2、抗炎作用。
3、抑制腫瘤細胞株的生長。

相關論述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補氣補血,舒筋活絡。主治氣血虧損,月經不調,風濕筋骨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
2、《廣西中草藥》:“補血,祛風,強壯筋骨。治貧血,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