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門穴,經外奇穴名,出自《醫經國小》。別名食倉。位於腹部,臍上4寸,左右旁開各3寸處。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分支。主治慢性盆腔炎、食慾減退、消化不良、急性胃炎、胃痙攣。直刺0.8~1.2寸,局部有沉脹感;或艾炷灸5~7壯,或艾條溫灸10~15分鐘。
基本介紹
- 別名:食倉
- 隸屬:經外奇穴
- 操作:直刺0.8~1.2寸,局部有沉脹感
- 出處:《醫經國小》
- 主治:慢性盆腔炎、食慾減退、消化不良
- 主要配伍:配中極、歸來治療慢性盆腔炎
名稱釋義,定位,解剖,主治,配伍,操作,附註,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血,氣血之血;門,門戶、門庭。該穴具有治療血病的功能,故名。
定位
在腹部,臍上4寸,左右旁開各3寸處。
解剖
在腹直肌及其鞘部,深層為腹橫肌;有第七肋間動、靜脈分支以及腹壁上動、靜脈;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分支。
主治
慢性盆腔炎、食慾減退、消化不良、急性胃炎、胃痙攣。
配伍
配中極、歸來(採用隔姜灸法)治療慢性盆腔炎;配足三里、梁秋治療胃痙攣;配足三里、中脘治療消化不良;配足三里、梁門治療急性胃炎。
操作
1、毫針法 以28~30號1.5寸毫針直刺0.8~1.2寸,針尖破皮後應緩緩進針,得氣時局部有沉脹感。注意不可刺穿腹膜。一般而言,當針尖觸及腹膜時,醫者往往感到有阻力,患者則有一种放射狀的痛感。
2、艾灸法 雙側穴,以花生米或棗核大艾炷,隔姜或隔藥餅灸5~7壯,或艾條溫灸(迴旋灸或雀啄灸)10~15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附註
1、別名“食倉”,最早亦見於明代《醫經國小》,但該書系作為另一奇穴名:“食倉、食關治脾胃,在中脘旁寸半位”。至現代《中國針灸學》中,將其與血門穴合為一穴,並作為血門的別名。
2、用以減肥,有一定效果。方法是:以28號2.5寸毫針4根,每側穴由上至下,由外向內,成“十”字型平刺,進針2寸左右,再分別接通電針儀,疏密波,強度以可耐受為度,留針30分鐘。配穴足三里或豐隆(二穴可交替選用)。每日或隔日1次。
相關論述
《醫經國小》:“漏經穴法……血門,中脘旁三寸。”
《中國針灸學》:“中脘旁三寸,灸十五壯,主治婦人腹中血塊。”
《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食倉,奇穴。臍上四寸,外開三寸。針五至七分。灸五壯。主治婦人腹中血塊;亦治急性胃炎、食慾減退、消化不良、胃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