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王龍

血王龍

血王龍是一種發現於北美洲的中大型暴龍類。其化石發現於美國的猶他州。血王龍屬下目前僅有一種,即模式種西南風血王龍。血王龍是一種較為粗壯的暴龍類,其體長約7-8米,重約2.5噸。血王龍的頭骨後端向外側顯著的擴展,使得兩眼的視覺範圍有較大的重疊。這說明它如同霸王龍一樣具有立體視覺,使得它在追殺獵物的過程中能夠精確的判斷距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王龍
  • 拉丁名:Lythronax 
  • 模式種:西南風血王龍(Lythronax argestes)
  • 分類位置:獸腳類,暴龍超科,暴龍亞科
  • 產地:北美,猶他州
  • 時代:晚白堊世,坎潘期,距今約8060萬年至7990萬年
  • 地層:瓦韋普組(WahweapFormation)
  • 命名人:馬克.洛溫等人(Mark Loewen et al.)
命名由來,基本信息和形態學,系統發育位置,科學意義,

命名由來

屬名意為“嗜血的君王”。種名意為“西南風神”,暗示該物種在美國的西南地區發現。

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血王龍目前僅有一具不完整的骨架,即正型標本UMNH VP 20200,保存了右側的上頜骨,兩側的鼻骨,右側的額骨,左側的顴骨,左側的方骨,右側的側蝶骨,右側的顎骨,左側的齒骨,左側的夾板骨,左側上隅骨,左側前關節骨,一節背椎肋骨,一節尾椎脈弧,兩側恥骨,左側脛骨,左側腓骨,左側的第二和第三跖骨。
西南風血王龍具有以下自近裔特徵組合:上頜骨的外邊緣略呈“S”型。鼻骨前端的內外側向寬度是中段的內外側向寬度的2.5倍。額骨上的前額骨關節面與眶後骨關節面幾乎相接,僅由一條非常窄的背腹向延伸的溝相隔。顴骨上具有一條明顯的眼眶下脊。
血王龍也可以依據以下特徵組合與其它的暴龍類相區分:上頜骨具有11顆牙齒。顴骨的眶後骨突非常寬闊。齒骨的外側面有明顯的凹陷。頭骨的後部非常明顯的向兩側擴展,這點區別於除了特暴龍和霸王龍以外的所有暴龍類。恥骨遠端的前後向擴展異常巨大,其前後向長度達到了恥骨柄的60%。距骨的升突向背部急劇的延伸,其長度大於跟骨和距骨的總寬度。
血王龍
血王龍骨骼裝架
血王龍
血王龍頭骨復原

系統發育位置

系統發育分析支持血王龍屬於暴龍亞科。與怪獵龍相比,血王龍與霸王龍,特暴龍,諸城暴龍和懼龍有著較近的親緣關係,而與蛇發女怪龍和艾伯塔龍的親緣關係較遠。
血王龍
血王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科學意義

血王龍擁有與特暴龍和霸王龍相似的頭骨形態。它們的頭骨後半部分都明顯的向外側延伸,使得眼眶朝前,雙眼視力有較大的疊加範圍。血王龍的發現使得這一特徵在暴龍類中的出現時間變得更為古老,約為8000萬年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