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藥理學是首先給動物服藥,然後取其血清作為藥物源進行藥理學觀察。
血清藥理學實驗方法是首先給動物服藥,然後取其血清作為藥物源進行藥理學觀察。粗製劑和複雜的成分經過消化已吸收分布,代謝排除等體內過程,再取含藥的血清進行藥理實驗,比較接近藥物體內環境中產生藥理作用的真實過程,適用於中藥,特別是複方進行藥效評價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還可進行血清藥化學及藥動力學的研究。
有的是藥物本身物質發揮作用,有的是經過肝臟代謝的產物發揮作用,有的是通過第二信使間接起作用。因此,以中藥粗提物的體外實驗結果來評價藥物的體內效應是不客觀的也是不確切的。而含藥血清能更好的反映藥物在體內環境中產生藥理效應的真實過程,在理論上更具科學性和真實性。用含藥血清進行中藥藥效作用的觀察、研究,增加了中藥藥理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有利於從細胞水平上探討中藥的作用機理。
該方法於灌胃給藥後不同時間採取的血清,其體外藥理實驗的效應及其變化,可以反映機體真實的血藥濃度及其變化,無疑開創了對於許多成分不明或複方中藥製劑藥動學研究的一種新方法。另外,採用中藥血清藥理學方法進行藥效學研究的同時,分析測定血清中藥物成分的含量,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使中藥藥效與中藥成分的研究更能協調一致。
但同時該方法也存在這一定的缺陷,如血清中藥物濃度往往不是隨著給藥劑量的增加而增加,導致血清中的含藥量往往不能達到藥物的臨床最大給藥量。在採血時間上及所得血清是否滅活方面也存在較大的爭議,採血時間過短達不到所需要藥物濃度,過長則可能是機體經過反應後的某些酶或因子起作用。
多數文獻指出現在還沒有規範的血清藥理學方法,但結合現代的化學成分分析技術,通過大量試驗的積累,這些問題也將會得到解決。當然,針對新藥的研發僅僅通過離體是不能很好地說明問題,還是需結合在體的實驗共同來對新藥藥效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