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歌

《血歌》創作於1925年6月10日,在五四運動後,朱自清以詩歌這種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的觀感,抒發時代的新聲,反對封建傳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血歌
  • 外文名稱:Blood song
  • 作品別名:血
  • 創作年代:1925年6月10日
  • 作品出處:中國
  • 文學體裁:現代詩
  • 作者:朱自清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血歌
體裁:現代詩
作者:朱自清
背景:五四運動
創作時間:1925年6月10日

作品原文

血是紅的!
血是紅的!
狂人在疾走,
太陽在發抖!
血是熱的!
血是熱的!
熔爐里的鐵,
火山的崩裂!
血是長流的!
血是長流的!
長長的揚子江,
黃海的茫茫!
血的手!
血的手
戟著指,
指著他我你!
血的眼!
血的眼!
團團火,
射著他你我!
血的口!
血的口!
申申詈,
唾著他我你!
中國人的血!
中國人的血!
都是兄弟們,
都是好兄弟們!
破了天靈蓋!
斷了肚腸子!
還是兄弟們,
還是好兄弟們!
我們的頭還在頸上!
我們的心還在腔里!
我們的血呢?
我們的血呢?
“起喲!
起喲!”

作品賞析

在二十年代,被五四浪潮鼓動起來的朱自清,曾決意以詩歌這種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的觀感,抒發時代的新聲,反對封建傳統,同情被壓迫的人民,“關心人生、大自然,以及被損害的人”(《論無話可說》)。所以,他在這個時期創作的詩,有對祖國光明未來熱切的嚮往,有對十月革命由衷的贊唱,有對進步知識分子生動的抒寫,有對學生和工人民眾反帝鬥爭的熱情歌頌,有對血淚人生的揭露,也有都封建統治勢力和黑暗世界的激烈抨擊,這些洋溢著積極進取勇往向前精神的詩篇,充分地表現了詩人的覺醒,說明他的心潮和著時代浪潮的節律,使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反帝反封建的濤聲。《血歌》就是一首為五卅慘案而憤怒吶喊,傳達出悲壯慷慨聲調的詩作。
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學生萬餘人遊行示威,要求收回租界。英帝國主義竟悍然向手無寸鐵的民眾開炮射擊,血染南京路,造成了震撼中外的“卅”慘案。作者怒火中燒,拍案而起,通過這首詩來抒發自己不可遏制的悲憤之情,控訴帝國主義強盜的野蠻行徑。作者採取迸髮式抒情的方式,一開篇就以悲憤的音調把我們帶入那血染的情境之中:“血是紅的!/血是紅的!/狂人在疾走,/太陽在發抖!/血是熱的!/血是熱的!/熔爐里的鐵,/火山的崩裂!”作者運用激越情語,緊湊短句,傾吐憤怒,感情奔放,如火山爆發,江河決口,具有強烈的感情衝擊力。既寫出了中國人民敢灑熱血,不畏強暴的氣概,也勾畫出了激烈殘酷、令人發抖的血腥場面。然而,中華民族是殺不絕的,中國人的血是不會白流的。長長的揚子江,奔騰不息;茫茫的黃海,洶湧著滔天的波浪。中國人民會“記得一切深廣和久遠的苦痛,正視一切重疊淤積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將生和未生”(魯迅淡淡的血痕中》)挺起胸膛,懲辦惡徒,討還血債。
詩中的這種迸髮式抒情,沉鬱、奔突、熾烈,通貫著全篇,有如烈火中燒,如溶岩翻滾。接下去,詩人連用“血的手”、“血的眼”、“血的口”三個意象化排比短語,像打連珠炮似的,抨擊了英帝國主義慘殺民眾、兇殘掠奪的罪惡行徑,富有極強烈的鼓動性和戰鬥性,生髮出一種鏗鏘有力的強烈節奏和不可抗拒的氣勢,字裡行間閃爍著仇恨的火焰,放射著鮮紅的血光,似乎執“討還血債”的武器,擎著反抗掠奪和屠殺的戰旗,呼喊著向英帝國主義強盜進擊。詩人對帝國主義的憤怒感情,也隨之越來越烈,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抒發。特別是最後又連用“都是”、“還是”、“還在”三個遞進式短語,使感情的波濤迭起,推向了高峰。在這裡,詩人呼喚著“好兄弟們”,要起來使人類蘇生,或者使人類滅盡,用“還在頸上”的頭顱,去戰鬥,去向帝國主義討還血債,去徹底摧毀那個黑暗而殘酷的舊世界。今日帝國主義橫行霸道,把中國作為他們尋歡作樂的“天堂”,明日我們要把它變成埋葬侵略者的“地獄”,今日帝國主義為非作歹,在中國製造駭人聽聞的血案,明日我們也要讓他們爬倒在這血腥中,中國人民的鮮血不能白流。這幾行短短的詩句,囊括了相當豐厚的感情內容,其藝術的濃度可以說達到了飽和的程度。
《血歌》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詩人把“五卅”這一特定的表示時間概念的詞語借代為“血歌”,說它是用血譜寫而成的,這就藝術地表現了“五卅”慘案的血腥氣味,使表述時間的詞語獲得了形象可感的效果。在整篇作品中,詩人以“血”字為軸心,展開抒情,似聲討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戰鬥檄文,也似反帝反封建鬥爭的動員令,那種激情澎湃,熱血奔涌的呼號,具有強烈的藝術衝擊力和感召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語言全是口語化的短語,貌似平淡無奇,但細讀起來,鏗鏘有力,節奏感強,具有一種強烈的情感律動的內在美和振聾發聵,催人奮起的力量。也許有的讀者會說朱自清的這首詩與他的其他詩作格調不同,流於一種淺白直露式的“大喊大叫”,其藝術韻味不夠濃。但當我們細加品味之後,就會認識到這種看法是有偏見的。因為詩人的“喊叫”有著堅實的現實基礎,有著深切的親切感受,不喊不叫不足以表現詩人那滿腔洶湧著的憤懣情感,含蓄雋永不能很好地表現他那如江河決口,火山爆發式的奔突情流。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朱自清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11月22日誕生於江蘇海州(今東海),童年隨家遷來揚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次年考取該校哲學系。1919年,他參加了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同時走上文學道路,開始從事新詩與散文的創作。大學畢業後,在揚州江蘇省立八中(揚州中學前身)、杭州浙江一師等學校執教。1925年起被聘為清華學校大學部國文教授。1931—1932年遊學西歐。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任教,並致力於學術研究。抗戰勝利後,並毅然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和多種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宣言上籤名。1948年8月12日因貧病交加在北平逝世,時年5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