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散薯

血散薯

血散薯,中藥名。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Stephania dielsiana Y.C.Wu的塊根。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瘡癰,胃痛,胃腸炎,牙痛,神經痛,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別名:金不換、一滴血、山烏龜、獨腳烏桕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毛茛目
  • :防己科
  • :千金藤屬
  • :血散薯
  • 分布區域: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 保護級別:易危(IUCN標準)
  • 中文學名:血散薯
  • 採收時間:秋、冬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
  • 毒性:無毒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血散薯,又名黔桂千金藤、一點血。草質、落葉藤本,長2-3米,枝、葉含紅色液汁;塊根碩大,露於地面,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皮孔;枝稍肥壯,常紫紅色,無毛。葉紙質,三角狀近圓形,長5-15厘米,寬4.5-14厘米,頂端有凸尖,基部微圓至近截平,兩面無毛;掌狀脈8-10條,向上和平伸的5-6條,網脈纖細,均紫色;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或稍過之。復傘形聚傘花序腋生或生於腋生、常具小型葉的短枝上,雄花序1至3回傘狀分枝,小聚傘花序有梗,常數個聚於傘梗的末端;雄花:萼片6,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約1.5毫米,內輪稍闊,均有紫色條紋;花瓣3,肉質,貝殼狀,長約1.2毫米,常紫色或帶橙黃;雌花序近頭狀,小聚傘花序幾無梗;雌花:萼片1,花瓣2,均較雄花的小。核果紅色,倒卵圓形,甚扁,長約7毫米;果核背部兩側各有2列鉤狀小刺,每列18-20顆,胎座跡穿孔。花期夏初。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溪邊、林中、石縫及峭壁上。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入藥部位

塊根。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肺、胃、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瘡癰,胃痛,胃腸炎,牙痛,神經痛,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胃、十二指腸潰瘍:血散薯研粉,每次6g,日2次,開水送服。(《實用中草藥原色圖譜》)
2、治急性腸胃炎:血散薯、金果欖、黃牛木各10g,煎服。(《實用中草藥原色圖譜》)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禁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挖,洗淨,曬乾。

二、炮製方法

洗淨,切片,曬乾備用。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塊根略呈扁球形或球形,直徑6-13cm,頂端微凹陷,殘留莖基直徑5-7cm。表面深棕色,粗糙,有縱向突起的皮孔,長1-3mm。商品多為類圓形的橫切塊片,直徑3-7cm,厚2-5mm,略捲曲,切面可見維管束(三生構造)排列成3-4個同心環。氣微,味苦。
飲片性狀:為類圓形的橫切片,直徑3-7cm,厚2-5mm,略捲曲,切面灰黃色,有不規則皺紋,切面可見筋脈點排成3-4個同心環。氣微,味苦。

藥理作用

1、鎮痛和鎮靜作用。
2、肌松作用。
3、降血壓作用。
4、抗腫瘤作用。
5、其他作用:對大鼠輻射損傷所致白細胞減少有預防作用。

現代套用

黔桂千金藤注射液:神經肌肉阻滯藥,對橫紋肌有鬆弛作用。用作全身麻醉輔助藥。

相關論述

《中草藥原植物鑑別圖集》:“鮮金不換根適量,搗敷患處,用治毒蛇咬傷、瘡痛。”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