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乏驢嶺

血戰乏驢嶺

乏驢嶺,河北井陘西部一個有故事的小山村。“張果老騎驢睏乏於此,因此得名。”地處冀晉險要的乏驢嶺,是娘子關下第一門戶,“欲奪娘子關,必占乏驢嶺”。作為兵家必爭之地,1937年“娘子關戰役”中,西北軍原楊虎城部38軍17師阻擊日軍的“血戰乏驢嶺”之役就發生在此地。

這場戰鬥是抗戰早期著名戰役“娘子關戰役”的一部分。

基本介紹

  • 名稱:血戰乏驢嶺
  • 地點:河北井陘乏驢嶺
  • 時間:1937年10月12日至19日
  • 參戰方:中國國民軍第十七師等,日本第20師團
  • 結果:乏驢嶺失守,中國軍隊後撤
  • 參戰方兵力:中國,日本
  • 傷亡情況:中國傷亡10000餘人
  • 主要指揮官:趙壽山
戰鬥背景,戰鬥經過,兵力對比,戰前動員,雪花山防禦戰,陝軍夜襲,日軍偷襲,退守布防,撤退轉進,將軍白頭,青山埋骨,雖敗猶榮,戰役後況,日軍下場,後世紀念,賦詩言志,

戰鬥背景

1937年10月,石門陷落後,日軍長驅南進,僅以其第20師團之一部向娘子關進攻,川岸文三郎妄圖以一己之力首立「奇功」,他們想不到,還沒到娘子關「戰無不勝的大日本皇軍」就受到國軍的迎頭痛擊。面對日軍凌厲凶煞的鉗形攻勢,閻錫山也不得不親自坐鎮。10月6日,閻錫山、衛立煌和傅作義及朱綬光,從忻口前線返回太原,與周恩來和從南京國防部空降的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竑共同制定娘子關保衛戰計畫。
國民黨中央軍陝軍5個師共10萬餘眾,在這么長的戰線上,無疑乏驢嶺是重中之重。趙壽山的17師指揮部就設在距娘子關10公里的乏驢嶺村。前沿陣地部署在井陘舊城西南的雪花山,與隔綿河相望的荊蒲蘭西山形成對應的鉗形峽口,扼守正太鐵路和隨河道蜿蜒的井(陘)陽(泉)古道。
乏驢嶺左翼是馮欽哉的第27路軍,負責布防井陘礦區西部至平山六嶺關各隘口,右翼是中央軍第三軍曾萬鐘部,負責布防舊關、昔陽九龍關至贊皇馬嶺關各隘口。孫連仲率其主力部隊27師做為總預備隊。此時,八路軍129師也已潛入井陘準備側擊日軍,與娘子關戰區守軍配合機動作戰。

戰鬥經過

兵力對比

進攻娘子關的是日軍精銳部隊龍山師團(第20師團),該部是甲級師團,有工兵、騎兵、炮兵、輜重等多個聯隊。其裝備精良,共有21945人,馬5849匹,步槍9476支,輕重機槍645挺,各種火炮108門,擲彈筒576具,汽車262輛。同時還有配合其戰鬥的三個空軍轟炸機大隊。
中方為西北軍原楊虎城部38軍17師,這是一支真正的關中軍。從前任創建者到現任師長趙壽山都是陝西關中人,從師部一直到連排長也都是關中人,士兵幾乎是清一色的三秦子弟。”是不折不扣的“雜牌軍”。部隊兵員很多都是倉促徵召,缺乏訓練和實戰經驗。由於不是蔣介石嫡系,所發裝備極差,且嚴重不足。大部分槍械都是“漢陽造”,射程和準度都很差,打上十來槍就拉不開栓,或者退不出彈殼。雪花山、乏驢嶺都是石頭山,修築工事異常艱難。

戰前動員

趙壽山將軍在戰前動員會上斬釘截鐵地說:「去年西安義舉是為了請纓抗日大計,今日天遂人願我們站到了痛擊日寇的核心陣地上,服從命令為國盡忠是軍人天職,任何人勿生他念,後退者斬!」
趙壽山將軍趙壽山將軍

雪花山防禦戰

1937年10月12日上午,日軍20師團第39旅團77聯隊1大隊千餘人已開始向雪花山守軍陣地發起衝擊......
守衛雪花山102團的官兵集中所有的輕重火器,拚命向螞蟻一樣仰攻登山的敵人射擊,中彈之敵像成片秋天紮成的穀草捆子,翻滾嚎叫滾落下山。雪花山的地勢特別有利於防守,日軍激浪式的第一波攻擊很快被打退。第1大隊的日軍接連又組織了幾次衝鋒,均未奏效,戰至中午,雪花山陣地前的敵軍屍橫遍野。
血戰乏驢嶺

陝軍夜襲

13日傍晚,趙壽山帶隊,從98團、102和101團各抽出一個營分3路出擊。左路102團2營向敵已占領的井陘縣城實施佯攻;右路98團團長張際春帶領一個營,於晚9時消滅了突入劉家溝、長生口的大部日軍;中路101團團長張桐崗率領的3營戰果最牛,乘暮色悄悄接敵,幾百個正在休息的鬼子兵還未睜開眼睛,就被疾雨狂雹般的機關鎗和手榴彈送回了富士山老家。
激戰半夜,張桐崗率領的3營連下石板片,板橋、朱家川和井陘南關火車站,繳獲了山炮、野炮、機槍、騾馬等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自從與鬼子交手以來,都是被鬼子追屁股打,17師的將士們從來沒有像這樣凌厲痛快過。驕橫無極的鬼子兵第一次被趙將軍帶領的陝西楞娃」殺得屁滾尿流。

日軍偷襲

102團團長張世俊本來是堅守雪花山陣地的主將,趙壽山分配2營打縣城的任務也只是佯攻。然而一時胡塗的張世俊也不經請示堅持要隨2營出擊。主將離位後,留下一個營經歷兩天一夜的激戰也放鬆了警惕,自恃占地利優勢疏於防守。另外鬼使神差的是營長魏炳離看到我軍三路出擊大勝,也不經請示帶兩個連下山去追繳敵人物質,塌天大禍便由此鑄成。日軍乘機偷襲雪花山成功,等守山部隊發現是鬼子摸上山時,敵人已占先機。經過頑強抵抗後潰退下山。只有1連長共產黨員張登第率領本連70餘人至死不撤,全部壯烈犧牲。 戰場這個東西就是如此弔詭,勝敗就在轉瞬之間。
趙壽山急紅了眼,面對垂頭喪氣的愛將張世俊破口大罵:「因小失大,腦袋長到屁股上了喔?!」從後半夜到天亮,趙壽山親自督陣,連續組織12次反攻,均以失敗告終。14日早晨,日軍又大量增兵雪花山,集中炮火轟擊反攻的17師部隊,並有轟炸機趕來制空助戰,奪回雪花山陣地已毫無可能。趙將軍陰沉臉發布命令各團撤退轉進乏驢嶺南北陣地,進行第二道屏障的防守作戰。
血戰乏驢嶺

退守布防

趙壽山率部退守乏驢嶺安排布防後,趙將軍17師以乏驢嶺村為中心,分為南北兩個陣地片區,兩片陣地呈犄角之勢,死死卡住了石太鐵路和井陽古道。整個17師的布防陣地,恰似一條昂首振鱗的巨龍,要與東洋鬼子一決雌雄。
雞架山主陣地的戰鬥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日方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的戰報也不得不承認「井陘附近之敵頑強抵抗,戰鬥沒有進展。」
趙壽山將軍師指揮部的位置就設在南北兩個主陣地的結合部乏驢嶺村中間,沿山背小徑不分晝夜將軍就往返於兩大陣地之間,掌握戰況指揮協調。因其部署得當指揮有方,將士們同心拒敵捨身用命,連續惡戰九晝夜,17師的鋼鐵防線讓日寇拋下了幾千具屍體而只能望娘子關興嘆。

撤退轉進

戰局的進一步惡化和防線動搖始於乏驢嶺右翼第三軍曾萬鐘部防守的舊關。敵人的意圖是乏驢嶺這個硬骨頭不好啃,利用舊關這個突破口向北延伸突進。黃紹竑急令曾萬鐘軍長組織反擊,不惜代價奪回舊關。雖然曾萬鐘的第三軍組織了無數的反攻血戰爭奪,終因日軍增援部隊源源不斷,舊關仍陷敵手。
乏驢嶺久攻不下,日軍18日又派兩個聯隊加入攻堅,攻勢越加兇猛。儘管敵人進行了毀滅性的攻擊,17師將士利用半山腰的坑道繼續堅持。敵人占據了照天梁,居高臨下向雞架山主陣地俯衝掃射。趙壽山親自督陣的主陣地三面受敵,仍舊血戰不退。戰至下午1時許,彈藥消耗殆盡,連山上所能搬動的石頭都砸向了敵人。
19日清晨,日軍兩個聯隊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乏驢嶺陣地發起攻擊。補充團團長翟濟民指揮全團官兵奮起抵抗,連續打退了日軍三次進攻,激戰至下午1時30分,終因傷亡過大,彈盡糧絕,致陣地失陷。此役,守軍官兵僅生還四五十人,其餘壯烈殉國。
血戰乏驢嶺
同時,荊蒲蘭以西的土山陣地,也遭到大批日軍的猛烈攻擊,駐防第一零二團官兵誓死抵抗,預備隊全部投入戰鬥。血戰至下午五時,官兵倖存者三四十人。第一零二團黎子淦(中共黨員)營長帶領全營固守陣地,全營官兵倖存者十餘人。趙壽山命令師預備隊掩護收容,經潰泉、驢橋嶺,向神靈台集結整頓。撤離乏驢嶺前,趙壽山命令便衣隊留下,招呼老鄉把咱的娃娃們埋好,儘量做個記號,以後好讓他家裡人來找。

將軍白頭

扼守娘子關戰鬥,第十七師與日軍鏖戰十五晝夜,全師一萬三千人,僅餘兩千七百多人。主陣地團長翟濟民身負重傷,營以下軍官傷亡27人。包括師部參謀衛隊不足百人。趙壽山悲憤交加,頭髮、鬍子都急白了,無力騎馬,只得坐在滑竿上指揮部隊後撤。下午2時許,將軍忍痛含悲下達了向山西平定縣神靈台撤退轉進的命令。

青山埋骨

十七師在乏驢嶺血戰九天九夜後撤出戰鬥。此役,數千名英烈的遺體散落在雞架岩、東溝掌、馬嘴樑上。
乏驢嶺戰役中陣亡的戰士全部都是陝西人,萬餘三秦英雄兒女血灑燕趙大地。他們中,有的是被日寇的飛機炸死,有的是在與日寇近身搏擊中陣亡,還有的是打到彈盡槍絕之後,直接跳下懸崖,寧死不做戰俘。
此戰過後,陝西戶縣幾乎「家家設靈堂,戶戶掛白幡」,祭奠戰死的親人。
血戰乏驢嶺

雖敗猶榮

第十七師在乏驢嶺戰鬥中孤軍奮戰,部隊傷亡十之八九,雖敗猶榮。當與日軍鏖戰到第九天時,娘子關前線指揮官黃紹竑見形勢險惡,分析娘子關可能守不住。黃紹竑臨走時,趙壽山派一個連護送。黃對趙說,你對得起國家,你的官兵這樣勇敢,雖然在娘子關犧牲很大,但是給國家立了大功。黃紹竑還獎稱:“十七師此次攻守皆很盡力,損失奇重,殊堪嘉慰。並賞銀元三千元,以資撫慰。"黃回南京後,在報上著文,稱“在華北戰場上,真正抗戰的將軍只有兩個半人,其中一人就是十七師師長趙壽山。”

戰役後況

娘子關戰役以後,17師向陽泉、太原撤退,繼續參加抗日戰鬥。此後,趙壽山成為38軍軍長,帶領部隊先後進行了高平關伏擊、中條山11次反掃蕩、收復鄭州等眾多戰役,成為抗日戰場上的一支鐵軍。1945年,38軍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
趙壽山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通電全國起義,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解放後歷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陝西省省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等職,1965年因病去世。

日軍下場

作為日寇17個常設師團的20師團無疑是侵華的一支勁旅,是「七七事變」的發起者,占領平津後,他們在南口打敗中國軍隊,隨後又幾乎勢如破竹地拿下河北,後來又參與太原會戰的娘子關戰役,一時間風光無限,是日軍的十大精銳師團之一。1942年年底,第20師團被派往太平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前線,由此開始了悲慘的命運。在美澳聯軍的夾擊下,1945年7月25日,日軍第18軍司令官安達二十三中將下令「全員犧牲報國」,但之後不久日本就無條件投降了。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登入時,第20師團有25,572名官兵,而投降時只剩785個連槍都舉不動,瘦骨嶙峋的殘兵敗將了。

後世紀念

2012年,乏驢嶺村民在雞架岩上為17師抗戰烈士樹立了紀念碑;2013年,井陘縣政府也在雞架岩上建立了紀念碑和碑亭;2015年,抗日戰爭乏驢嶺戰役紀念館開館,作為歷史的見證,表達崇高的敬意,承載永久的追思。
這裡也成為17師將士後人追尋親人足跡、寄託無限思念的“聖地”。2012年10月30日,趙壽山的外孫女楊抗美等17師後人代表來到乏驢嶺,在東溝掌祭奠英烈,並宣讀了祭文。他們眼含熱淚,起身呼喚:先烈們!勇士們!三秦兒女想念你們啊!75年了,直到今天我們才來看望你們,我們來晚啦,請你們原諒我們吧!
2013年3月15日,趙壽山嫡孫趙武原先生攜夫人來到乏驢嶺村,祭奠長眠雞架岩山上的萬名抗日英雄,把140冊自己所著、介紹趙壽山將軍戎馬一生的《於國於民敢問心》贈送給村民,感謝這裡的人民長期以來為抗日英雄們所做的一切。此後,每年都有很多陝西人來此瞻仰祭奠。

賦詩言志

乏驢嶺戰鬥後不久,趙壽山揮毫潑墨,賦詩言志,抒發感懷:
妖氛瀰漫寇方張,
百戰何辭作國殤。
士卒衝鋒殺敵處,
娘子關外月如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