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白粉病除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引起的白粉病以外,還有鮑勒束絲殼引起的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莖和莢果,病部表面初現白色粉斑,菌絲體生於葉的兩面,多在葉背面,有時形成斑片,消失或近留存,後期在粉斑上長出針頭大小的小黑粒點,即病原菌的閉囊殼。本菌侵害幼嫩器官易導致變形、肥腫或皺縮,幼莢畸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蠶豆(鮑勒束絲殼)白粉病
- 病原中文名:鮑勒束絲殼
- 病原拉丁學名:Trichocladia baumleri Neger
- 病原分類地位:子囊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莖和莢果
病原形態特徵,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病原形態特徵
鮑勒束絲殼(Trichocladia baumleri(Magn.)Neger),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果散生或聚生,暗褐色,球形至扁球形,直徑66~120微米,具7~18根附屬絲,長226~693微米,長為子囊果直徑2.4~8倍,無隔膜或偶具1隔膜,多分枝2~3次,含4~11個子囊;子囊卵形至橢圓形,具短柄,大小38~70×28~43微米,含3~5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形至橢圓形,大小14.5~25.1×9.1~15.5微米。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閉囊殼在土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散出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發病後,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靠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經多次重複侵染,擴大為害。在潮濕、多雨或田間積水,植株生長茂密的情況下易發病;乾旱少雨植株往往生長不良,抗病力弱,但病菌分生孢子仍可萌發侵入,尤其是乾、濕交替利於該病擴展,發病。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白粉病品種。如優勝者。
(2)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
(3)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加強管理,提高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