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立枯病,又稱枯萎病、萎蔫病,俗稱霉根病、蠶豆瘟病等,是蠶豆主要病害之一。由鐮刀菌引起的病害,為真菌類疾病,病原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主要以菌絲和菌核在土中或病殘體內越冬。翌春以菌絲侵入寄主,在田間輾轉傳播蔓延。該菌侵染蠶豆溫限較寬,土溫l0一28℃均能產生病痕,以16—20℃為最適,長江流域11月中旬至翌年4月發病。該菌寄主範圍廣,中國國內已報導有80多種植物可被侵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絲核菌莖腐病
- 拉丁學名:Rhizoctonitt solani Kühn
- 界:真菌界
- 亞門:半知菌
- 為害部位:莖基或地下部
為害症狀,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蠶豆立枯病危害作物有十字花科、茄科、葫蘆科、豆科、傘形花科、藜科、菊科、百合科等多種蔬菜。
蠶豆各生育階段均可發病。主要侵染蠶豆莖基或地下部。莖基染病多在莖的一側或環莖現黑色病變,致莖變黑。有時病斑向上擴展達十幾厘米,乾燥時病部凹陷,幾周后病株枯死。濕度大時菌絲自莖基向四周土面蔓延,後產生直徑1~2mm、不規則形褐色菌核。地下部染病呈灰綠色至綠褐色,主莖略萎蔫,後下部葉片變黑,上部葉片僅葉尖或葉緣變色,後整株枯死,但維管束不變色,葉鞘或莖間常有蛛網狀菌絲或小菌核。此外,病菌也可為害種子,造成爛種或芽枯,致幼苗不能出土或呈黑色頂枯。
形態特徵
蠶豆立枯病病原為立枯絲核菌,該病菌生長適溫為24~26℃,土壤含水量低於65%發病重,70%以上發病減輕。在蠶豆一生中均可發病,但以嫩莢期發病較重。幼苗被害後,初期葉片出現黃色病斑,以後逐漸變黑枯焦,莖基部變黑,隨著病情加重,根部鬚根尖端開始變黑,並逐漸向主根蔓延,引起根皮腐爛,極易拔起。開花結莢期感病,葉片變為淡綠色,逐漸變為淡黃色,葉緣尤其是葉尖部分往往變黑枯焦,葉片不脫落,一般感病後20~30天全株枯死。
菌絲絲狀,具分枝,分枝處常有縊縮,初無色,後深褐色,菌絲寬度不等,寬處12~14um。菌核由桶狀細胞結聚形成,初白色,後呈深褐至黑色,形狀不一,常結合成塊,直徑1~10mm或更大。有性階段生在深褐色菌絲上,形成灰色子實層,層內混生有擔子,其頂抽出4個小枝,頂生單個擔孢子,擔孢子無色透明,卵圓至橢圓形,大小8~13×4~7(um)。
傳播途徑
主要以菌絲和菌核在土中或病殘體內越冬。翌春以菌絲侵入寄主,在田間輾轉傳播蔓延。
發病條件
該菌侵染蠶豆溫限較寬,土溫10~28℃均能產生病痕,以16~20℃為最適,長江流域11月中旬至翌年4月發病。土壤過濕或過乾、砂土地及徒長苗、溫度不適發病重。該菌寄主範圍廣。
防治方法
(2)適時播種。春蠶豆適當晚播,冬蠶豆避免晚播。
(3)加強田間管理,避免土壤過於過濕,增施過磷酸鈣,提高寄主抗病力。
(4)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3%的40%拌種雙粉劑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
(5)育苗床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1混合,每m^28g與10~15kg細土混勻,播種前取1/3鋪底,2/3蓋在種子上。
(6)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100~1200倍液、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劑600倍液、5%井岡黴素水劑40~50rag/kg,隔7天1次,防治1次或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