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01.6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78.54萬元,占總收入的 49.8 %;畜牧業收入77萬元,占總收入的 14.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622 頭,肉牛 92 頭);漁業收入0.3萬元,占總收入0.02%;林業收入37 萬元,占總收入的6.9 %;第二、三產業收入 79.8萬元,占總收入的 14.85%;工資性收入14.5萬元,占總收入的 3.39%。農民人均純收入3840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4.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6 人(占勞動力的 1.8 %),在省內務工24 人,到省外務工 2 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話,無路燈。全村有429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88%)。有49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00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2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3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43 戶(分別占總數的 33 %和 8%)。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2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25 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 輛,機車109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856.24 畝,有效灌溉率為4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856.24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44畝。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7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6 戶;建有小水窖 319 口。有485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85戶,共鄉村人口1960人,其中男性 988 人,女性972人。其中農業人口1960人,勞動力 1417 人。該村以彝族為主1721人,漢族239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36 人,占人口總數的1.8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60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 82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7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25 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 465 戶,占農戶總數的 95.9 %。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建設性資金投入有限,基礎設施薄弱,人畜飲水困難,文化教育落後,農業發展後勁不足。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利用好林業資源,大力發展核桃、烤菸、魔芋、冬早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大力發展養殖業。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897.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蠶豆田明德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大過口鄉民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25.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59人,中學生110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0個,黨員總數57人,黨員中男黨員53人,女黨員4人。 團員73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03.00畝(其中:田920.00畝,地1383.00畝),人均耕地0.97畝,主要種植水稻、魔芋、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549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33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19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66.91萬元, 該村正在發展核桃、魔芋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