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織造技藝(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

蠶絲織造技藝(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

蠶絲織造技藝(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地處杭嘉湖平原,當地出產的清水絲綿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周代,這裡已家家戶戶種桑養蠶。餘杭清水絲綿以水淨漂清而得名。長期以來,清水絲綿製作技藝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世代相沿不絕,在此過程中,傳承者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並不斷將之融匯到制綿技藝中,使這一技藝成為餘杭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餘杭製作的清水絲綿色白體勻,手感柔滑,彈性好,拉力強,無綿塊、綿筋和雜質,品質優異,向為世人所重。

2008年6月7日,蠶絲織造技藝(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99。2009年,餘杭區國家級非遺項目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作為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蠶絲織造技藝(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遺產編號:Ⅷ-99
  • 申報地區: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榮譽表彰,重要活動,

歷史淵源

餘杭栽桑養蠶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周時已桑蠶家養,民戶緩絲。到了唐代,綢緞被列為貢品。唐代開元年間,“餘杭、錢塘一帶縲絲、織綢、造紙等家庭工業逐漸興起,餘杭郡貢品有緋綾、紋綾、白編綾……”(見《餘杭工商志》)《杭州府志》記載:“錢塘、仁和、餘杭……九縣,歲解綿,以同宮與出蛾之繭,不任巢絲者,做為綿,以餘杭所產為佳。”
南宋偏安杭州,宋高宗慕餘杭絲質地精良,特諭“清水絲”列為貢品。
元、明亦然,據《杭州府志》記載:“杭州(餘杭郡)歲貢綿。”
清時,餘杭絲綿名聲更大,康熙年間曾遠銷日本。
民國時期,餘杭“老恆昌”清水絲綿享譽中國國內外。
抗戰時期,餘杭絲綿產量銳減。
1965年,57位女職工組織起來在餘杭鎮孫家弄瀕苕溪處辦起絲綿加工場,生產清水絲綿。
20世紀80年代以前,這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能製作絲綿,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蠶桑生產的效益不高,絲綿生產日漸稀少,只在小範圍內生產清水絲綿,如餘杭鎮的下陡門村及塘棲的塘北村等,主要用於家用。
20世紀90年代初發展成為杭州市餘杭絲綢廠,除繅絲織綢外,仍生產傳統名產清水絲綿。餘杭清水絲綿生產技藝主要通過母女相傳的方式代代相傳。

工藝特徵

歷史上,餘杭―帶的農家婦女把不宜憚絲的雙宮、柴印、黃斑繭做成絲綿。農婦們在世代相傳的製作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蠶絲由絲素和絲膠構成,絲膠占20%~50%,是繭絲的保護層,略帶黃色,質地脆硬。由於絲膠的存在,繭絲光澤暗淡,手感粗硬。在製作絲綿時將蠶繭加以練煮、剝翻、漂洗直至扯綿。絲膠除去愈淨,絲綿質量愈好,在技藝上需要掌握分寸。此外,制絲綿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即良好的水質。水在絲綿製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水質的好壞,對制綿有直接影響。餘杭位於苕溪兩岸,天目萬山之水傾斜於苕溪,溫而不寒,對制綿較為有利。
餘杭清水絲綿以水淨漂清而得名。餘杭位於苕溪兩岸,天目山泉瀉於苕溪,溫而不寒,雜質較少,利於制綿。製作中絲膠去除愈淨,絲綿質量愈好。餘杭清水絲綿製作對手工技能的要求較高,其生產完全依靠制綿者的技巧來完成。長期以來,清水絲綿製作技藝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世代相沿不絕,在此過程中,傳承者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並不斷將之融匯到制綿技藝中,使這一技藝成為餘杭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餘杭製作的清水絲綿色白體勻,手感柔滑,彈性好,拉力強,無綿塊、綿筋和雜質,品質優異,向為世人所重。

工藝流程

餘杭清水絲綿的製作需經歷一個去除蠶絲外層絲膠的過程,包括選繭、煮繭、漂洗、剝繭做、扯綿撐、曬乾等六道工序。
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
一、選繭。蠶戶在采繭時將上繭挑出用來繅絲,把雙宮繭、黃斑繭、污爛繭、穿孔繭、烏頭繭等次品繭留下用來製作絲綿。
二、煮繭。把雙宮繭、黃斑繭、污爛繭、穿孔繭、烏頭繭等用紗布袋裝好放入大鍋內,每袋約裝1—2斤,加入老鹼2兩和香油2湯匙,加水至繭面平,用旺火燒煮並不停翻動。燒煮約一小時,待絲膠溶解、繭層發鬆已無生塊時起鍋。
三、漂洗。將煮好的直拎到苕溪水邊腳踏,邊踏邊沖洗,將繭子中的鹼水和蛹油擠出洗淨。
四、剝繭做“小兜”。將沖洗的繭子拿回家至於木盆或缸中。在盆上或缸上置一木板,加入清潔溪水,撈出繭子,一顆顆先後剝開,扯大後套在自己手上,一般套三四顆繭子,做成“小兜”,然後放到木板上。
五、扯綿撐“大兜”。在木盆或缸里放入綿擴(一種扯綿兜專用工具),竹製弓形框子,掛一墜子,使綿擴剛好置於水中於,將“小兜”繃到綿擴上,扯開扯勻,扯薄邊沿,敲掉生塊,撿淨附著的垃圾,撐成一個厚薄均勻、無雜質的“大兜”。接著、脫下綿擴,用手絞乾,甩松,一層層疊好。
五、曬乾。將“大兜”用針引線一帖帖單掛於竹竿止,曬乾後即成絲綿。
六、包裝。將脫去水分的絲綿已成“兜"形的絲綿,貼上商標牌號,成正品上市。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20世紀70年代以來,餘杭境內的大批桑樹遭到砍伐,加之蠶桑生產經濟效益不高,蠶桑養殖大量減少,蠶戶紛紛轉行,使得絲綿製作原料缺乏,成為無源之水。同時,由於科技的發展,新技術對傳統工藝造成了巨大衝擊,清水絲綿製作技藝一時難以為繼。保護和傳承這項古老的工藝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需要政府部門和民間社會共同努力完成。
雖然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蠶桑生產面臨著經濟效益比較低下,蠶農經營規模小,生產和市場風險大等困難。此外,保護規劃的實施也面臨專業力量不足、資金投入較大、相關生產性保護企業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傳承人物

俞彩根,女,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序號:05-2795,申報地區: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保護措施

為做好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項目保護的基礎性工作,餘杭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定期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會議,初步建立了年度考核機制、培訓宣傳機制、社會力量參與機制、部門協調機制,為項目的保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每年年初,及時召開工作座談會,了解保護傳承的新情況、新問題,研討解決辦法,積極推薦該項目參加各類宣傳展示活動。餘杭區每年投入30多萬元,保護蠶農種桑養蠶的積極性,並確立龍光橋廿四度自然村為蠶桑絲織文化保護實驗區的中心區。2019年5月,餘杭區在星橋二小建立了非遺少兒傳承研究院,將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作為主要內容進課堂、進教材,邀請非遺專家對該項目的核心技藝、重要價值、傳承情況等進行交流研討。同時,對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俞彩根傳承作坊進行改造提升,吸引更多人加入傳承隊伍,最佳化傳承人群年齡結構,嘗試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邀請相關企業和設計師開發衍生產品和文創產品,促進蠶農和絲綿製作農戶增收。每年5-6月,推出蠶桑文化風情游,以塘北村為基地,現場展示繅土絲、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杭州餘杭塘北股份經濟合作社獲得“蠶絲織造技藝(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2年9月,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履職盡責情況評估建議公示,杭州餘杭塘北股份經濟合作社保護的蠶絲織造技藝(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項目重新推薦保護單位,擬調整保護單位為杭州市臨平塘北股份經濟合作社。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塘北股份經濟合作社。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29年,餘杭清水絲綿在西湖博覽會獲得特等獎。
俞彩根曾多次參加中國(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現場展示“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被評為優秀展覽獎。

重要活動

2010年1月,“中國蠶桑技藝”遺珍展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舉辦,“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的項目不僅參加了此次展覽,俞彩根還作為傳承人代表為展覽剪彩。
2011年7月,浙江外國語學院9名大學生志願者到俞彩根的作坊做暑期調查,俞彩根詳細介紹了清水絲綿的製作程式,展示了制綿技藝。
2013年6月,俞彩根參加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餘杭論壇現場展示活動。
2018年,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參加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浙江主場城市(杭州)系列活動開幕式暨“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浙江大運河文化遺產主題展演,受到了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中國文化報等多家國家級媒體的關注。
2019年5月,餘杭區以“大運河文化藝術周”“塘北村蠶桑絲織文化游”為載體,舉辦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大賽和新聞媒體採風活動,通過實物資料、圖片、視頻、現場活態展示等多種形式讓市民民眾零距離體驗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及相關蠶桑生產習俗,接待了12000多名遊客體驗蠶桑絲織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