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事起本

《漢書·食貨志》:“品種優良的五穀和布帛兩類物資,是養育人民的根本,都興起在神農時代。”

《易·繫辭》:神農氏死後,黃帝、帝堯、帝舜接著興起,他們通曉改善器物的方法;不斷革新器用,使人民樂於使用,不覺厭煩。人民穿上非常舒適的衣服,天下變得非常有秩序,這完全是受到《乾卦》和《坤卦》的啟示。疏:黃帝以前,多用鳥獸的皮毛為衣,後因人口增多,野獸漸少,獸皮不夠用,便改用絲麻織成的布和帛縫製衣服,使百姓感到很方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蠶事起本
  • 出處:漢書·食貨志
  • 時期:黃帝時期
  • 類型:文言文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

作品原文

《漢·食貨志》①:“嘉穀、布帛二者,生民之本,興自神農之世。”
《易·繫辭》②:神農氏沒,黃帝、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③。垂衣裳而天下治④,蓋取諸乾坤⑤。疏⑥:黃帝已上,衣鳥獸之皮,其後人多獸少,事或窮乏,故以絲、麻、布、帛而製衣裳,使民得宜也。
《通典》⑦:周制,享先蠶⑧。先蠶,天駟也,蠶與馬同氣。漢制,祭蠶神,曰苑窳⑨羊主反婦人、寓氏公主⑩。北齊,先蠶,祠黃帝軒轅氏,如先農禮。後周,祭先蠶西陵氏。

作品注釋

①《漢·食貨志》:引文系節引自《漢書·食貨志上》。
②《易·繫辭》:節引自《易經·繫辭下》。
③通其變,使民不倦:《繫辭》註:“通物之變,故樂其器用,不懈倦。”譯文依照注文意譯。
④垂衣裳而天下治:這句話在這裡是說,“讓人民穿上舒適的衣服”。到了後來卻演變成歌功頌德的套語。意思是說“帝王穿著華麗的衣裳”,文縐縐的,便可從容不迫地把天下治理好。
⑤蓋取諸乾坤:根據《易經·繫辭》的說法,人類早期的創造發明,多是由於受到《易》卦的啟示,如“刳木為舟”是受了《渙卦》的啟示,“服牛乘馬”是受了《隨卦》的啟示,等等。
⑥疏:殿本將“疏”字改作“孔穎達曰”。
⑦《通典》:見唐杜估《通典》卷46“先蠶”。引文系據《通典》原文改寫而成。
⑧先蠶:傳說中最早教民養蠶的“蠶神”。
⑨窳:《通典》的原注是:“窳,音俞。”
⑩寓氏公主:漢代以苑窳婦人和寓氏公主為蠶神,其說見於《後漢書·禮儀志》,但故事情節不詳。
祠:《說文》“春祭曰祠”。又“祠”同“祀”。
西陵氏:《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娶於西陵之女,是為螺祖。”西陵氏即為螺祖,是傳說中最早教民養蠶的人。

作品譯文

《通典》:周代有祭祀先蠶的制度。所謂“先蠶”,實指天駟星,古時認為“蠶”和“馬”的精氣是相同的。漢代的制度,祭祀的蠶神是苑窳羊主反婦人和寓氏公主。北齊的先蠶祠是軒轅黃帝,祭祀禮儀與先農相同。後周祭祀的先蠶是西陵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