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山秋色

這首詩選自《弘治寧夏新志》。蠡山,亦名螺山,今名羅山,位於今寧夏同心縣東北部,距縣城60公里,在韋州城西10餘公里處。海拔2100~2600多米,主峰好漢圪瘩海拔2624米。羅山,唐初稱“達樂山”,因山下有泉名曰“鐸落泉”,故又稱其為“鐸落山”。後因吐谷渾部族在此安居,又稱之為“安樂山”。至明代,慶王府長史劉昉以其峰如“蠡”,故稱“蠡山”。蠡,此處讀為“螺”,以後演變為“羅”。蠡山山勢挺拔,獨然屹立,峰巒重疊,蒼翠如染,被譽為“旱海明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蠡山秋色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弘治寧夏新志》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徐健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蠡山秋色》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徐健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蠡山秋色
獨上高城興寂寥②,西風吹冷景蕭蕭③。
山容霜落峰巒秀,天氣秋深草木凋。
翠巘倚空霄漢遠④,白雲流水市廛遙⑤。
逸人幽谷容招隱⑥,桂樹新詞好與招。

作品注釋

②寂寥:寂靜,空虛。
③蕭蕭:風聲,草木搖落聲。
④巘:大小成兩截的山。霄漢:霄,雲霄;漢,天河。連用謂高空。
⑤市廛:猶市曹。商肆集中之處。
⑥逸人:指避世隱居的人。招隱:徵召隱士出仕。漢武帝時,淮南王劉安的門客小山曾作《招隱士》一文,內有“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句,寓有避世隱身之意。

作者簡介

徐健,明代建安(今福建省建甌)人。官至戶部尚書。生卒年及生平事跡不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