蠆姓

蠆(tà)源於官位,出自秦朝時期蠆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蠆姓
  • 拼音:tà
  • 出自:秦朝時期蠆吏
  • 特點: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蠆[蠆、蠇讀音作tà(ㄔㄞˋ),亦可讀作chì(ㄔˋ),不可讀作chài(ㄔㄞˋ)]
蠆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秦朝時期蠆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典籍《集韻》中記載:“蠆,他達切,音撻。義同。”蠆吏,秦朝時期宰相李斯所設定的官吏,為法制之行典者,即刑撻吏、掌撻吏、撻吏,就是用鞭、杖、棍、板、荊執行典刑,用以鞭撻、杖打、棍擊犯人的行刑手。計有八棍法、九荊法、十板法、十三鞭法、十六杖法等,統稱蠆法,十分殘忍。
蠆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蠆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該支姓氏的正確讀音作chì(ㄔˋ)。後有族人改為諧音的篪氏、赤氏、池氏、遲氏等。
注意:
蠆吏非殷商所傳之上古酷刑“蠆盆之刑”,那是將許多毒蠍、毒蛇等置於深坑、池之內,將貪污、作弊之官員剝去衣服鞋子,赤身投入坑、池之中,任由蛇蠍齧咬而死的一種酷刑,在西周初期即已被廢止。“蠆盆之刑”的“蠆”字,讀音確是作chài(ㄔㄞˋ),卻非蠆氏的讀音。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公孫蠆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齊惠公姜元有一子稱公子旗,字子高,在鄭國為相。姜旗有兩個兒子:長子公孫蠆,次子公孫楚。公孫蠆,本名姜蠆,字子蟜,他出生在鄭成公姬睔時期,因其為姜桓公的裔孫,因此鄭成公賜其為公孫氏。周簡王姬夷七年(鄭簡公姬嘉七年,公元前558年),公孫蠆被鄭簡公晉封為大司馬,鄭簡公九年(公元前556年)累封為國相。公孫蠆在鄭國與晉國聯合伐秦國的戰役中表現得非常突出。公孫蠆生有二子:長子公孫皈,字子明;次子公孫吉(公元前574~前506年),字世叔。周簡王十八年(公元前554年)農曆4月丁未,公孫蠆去世,鄭國向晉國發出了訃告,晉國上卿范宣子姜此事告訴晉平公姬彪。農曆6月,晉平公向周簡王請求賞賜公孫蠆,周簡王即追賜大車尊服,隨柩車出葬。這是周禮規定的:“大夫有功,則賞賜車服。”
公孫蠆的後裔子孫大多居於晉國,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蠆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蠆氏的正確讀音作tà(ㄔㄞˋ)。

得姓始祖

公孫蠆(姜蠆、姜子蟜)。

遷徙分布

蠆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四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鹹陽、京兆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鹹陽郡:鹹陽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在涇渭之交營建宮城,並遷都於此。因“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鹹陽。中經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直至西漢初年,這裡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將鹹陽解讀為中國第一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嗣後,歷經西漢、新、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鹹陽因毗鄰京城長安,而被當作京畿之地和塋藏之野。宋明以下,鹹陽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溝通中原和西部邊疆的交通孔道,其軍事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顯著。如今,在西安-鹹陽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框架下,一個具有重要經濟戰略地位的大都會城市帶正在崛起,鹹陽作為西安的後花園,它的建設和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鹹陽境內的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商王朝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國。周朝,以豐、鎬為中心,周圍分布有戈、秦等國。周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鹹陽,在秦國全面建立了郡縣政區體制。秦統一後,設內史管理都城鹹陽,奄有整個關中地區。秦朝末期,被項羽分為雍、翟、塞三國,號“三秦”。市區以西屬雍,以東屬塞。西漢時期在關中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號“三輔”。市境屬扶風、馮翊兩郡,今長武一帶屬上郡。東漢時期遷右扶風郡治於槐里(今陝西興平)。三國曹魏時期屬扶風、新平(郡治漆縣,今陝西彬縣)和馮翊郡,西晉屬雍州扶風(郡治池陽,今陝西涇陽)、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長陵設鹹陽郡。北朝時分屬雍州鹹陽、安定、北地三郡。唐屬京兆府、邠州。五代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國時期分屬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慶原府的邠州。元朝時期屬陝西行中書省奉遠路及其所屬的耀州、乾州,省直屬的邠州。明、清時期屬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後分屬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專區,北部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鹹陽分屬三原、縣、鹹陽分區,1950年合併為鹹陽分區,1953年癸巳撤銷鹹陽分區,1961年復置,1968年改為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設立鹹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堂號

鹹陽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