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退毒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瘍科綱要》卷下。具有宣通經絡,行氣活血,消散退腫,解毒定痛之功效。主治瘍患初起,不論大小各症,陰發陽發。
基本介紹
- 名稱:蟾酥退毒丸
- 出處:《瘍科綱要》卷下
- 組成:制香附、西羌活、當歸、川斷肉、生遠志肉、明腰黃、白明礬、廣地龍、穿山甲片、藏紅花、上麒麟、竭鴨嘴膽礬、滴乳香、淨沒藥、真輕粉、上西牛黃、大梅花冰片、當門麝香
- 功用:宣通經絡,行氣活血,消散退腫,解毒定痛
- 主治:瘍患初起,不論大小各症,陰發陽發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使用注意,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制香附、西羌活、當歸(全)、川斷肉各三兩(90g),生遠志肉二兩(60g),明腰黃、白明礬各一兩(30g),廣地龍(去淨泥垢,炒松弗焦)六錢(18g),穿山甲片(炙透)、藏紅花、上麒麟竭、鴨嘴膽礬各五錢(15g),滴乳香、淨沒藥(各去油淨)各八錢(24g),真輕粉(淨者)二錢(6g),上西牛黃、大梅花冰片、當門麝香各三錢(9g)。
用法用量
上各為細末,和勻,另用真杜蟾酥二兩六錢,汾酒浸化,同杵為丸,如小綠豆大,辰砂為衣。小症每服分許;大症須服一錢至一錢五分。如初起疲痛堅腫,能飲酒者,用熱黃酒吞丸。不能飲者,當歸、木香煎湯送服。須圓圇吞,不可嚼碎。如腫痛已甚,勢欲釀膿者,亦可服,但少減之;即膿成後,四圍余塊尚堅者,亦可服,以消盡堅腫為度。
功用
宣通經絡,行氣活血,消散退腫,解毒定痛。
主治
瘍患初起,不論大小各症,陰發陽發。
使用注意
頭面療毒忌之。
重要文獻摘要
《中國當代名中醫秘驗方》:“四肢瘡毒腫脹,色黯,疼痛較劇,舌紫或黯,為邪毒蘊絡,血瘀氣澀,用蟾酥退毒丸以宣通經絡,行氣活血,消散退腫,解毒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