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龍崗地處福建第二大山脈鷲峰山脈南端,位於建甌市迪口鎮、玉山鎮、古田縣鳳都鎮三鎮交界處。海拔在640-1486米之間。峰巒疊嶂,自然條件優越。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海拔高低懸殊,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蟹龍崗
- 地理位置:福建省建甌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30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候
- 著名景點:打網際瀑布,矮將崗等
- 景區起點:迪口鎮岩下村
地理環境,打網際瀑布,樟子林,矮將崗,風動石,蟹子窠,寨坪通天洞,傳說,山寨傳說,啞巴皇的傳說,
地理環境
海拔中心:1486米經緯:118.6011° 26.7678°
(鷲峰山脈橫貫福建閩東北,南接戴雲山脈,北接洞宮山脈,平均海拔高,在1000-1500米左右。鷲峰山脈主脊坐落在建甌市境內。主峰辰山海拔1822米,辰山自然保護區是國家重點林區),
蟹龍崗中心點離迪口鎮約27公里。景區範圍涵蓋了二市(南平市、寧德市)、二縣(建甌市、古田縣)、三鄉(迪口鎮、玉山鎮、鳳都鎮)的六個村(岩下村、中田村、汲溪村、榧村、籌嶺村、後溪村)(以東南西北為序),但主要景區分布在迪口鎮的岩下村和中田村。景區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其中迪口境內約占4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從岩下村的640米上升到矮將頭崗的1486米。
【天然彌勒石佛】天然彌勒佛石像應該算蟹龍崗景區最為壯觀的景點。該彌勒佛石像頭部渾圓,雙手護腹,盤腿端坐在林海綠濤之上,栩栩如生,極為雄偉莊嚴,觀者無不稱奇。據到過石像邊的遊人介紹,石像約有7層樓高,20多米寬。如此形態逼真又體型巨大的天然彌勒佛石像,當屬罕見。前幾年,由建甌市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者拍攝的迪口蟹龍崗風景區中的天然巨型彌勒佛石像曾被印成明信片廣為散發。
打網際瀑布
從岩下村往東和尚岩方向走十來分鐘,進入坑裡洋水田,水田邊山腳下有一棟筍廠。1945年11—12月,陳古老(陳桂芳)率領20多人到岩下發動民眾鬧革命時,就駐紮在筍廠里,這棟筍廠還保存完好。
從筍廠順著岩下溪上游崎嶇曲折的山徑前行二十分鐘,便到了異峰突起、昂首而立的獅子岩腳下,見有一高四十多米,寬四、五米,從斷崖上傾瀉直下、轟然作響的打網際瀑布,瀑布跌落處形成—個令人膽顫心驚的瀑谷。若要領略瀑布壯觀景趣,必需涉過溪水,從對面谷壁攀崖而下。谷底有二個深潭,一上一下排列,暫且叫它一龍潭、二龍潭。水珠四濺,雲霧騰越,寒氣襲人,氣溫較低。身臨此境,仿佛置身於一個大冰窟窿中。據當地嚮導介紹,過了雨季,冬天來到這裡,飛瀉而下的瀑布到了谷底全都化成了霧,看不到水滴和水珠。
徐地洋(地名)離打網際瀑布約二華里,是—個開闊平坦的長形谷。往上約半里路是一個瀑布,寬五、六米,雖然落差小,但水勢磅礴,蔚為壯觀。
樟子林
〖清光緒制靛遺址〗
往上行走,進入原始森林地帶。這裡古木參天,澗清水潔,亂石嵯峨。溪水忽而入地不見,忽而又從石洞中洶湧而出,半山腰的山澗左側是樟子林---清朝光緒年間制靛遺址(靛,是一種深藍色的有機染料,用來染布,用蓼藍的葉子發酵製成。清朝至民國期間中田一帶農民多以種植蓼藍制靛為主要收入)這—帶多奇石怪洞。兩座由巨石相架而成的石屋平行相隔三十來步,一大一小,一高一矮,分別可容納百把幾十人。大石屋現存有古牆、古舂臼,小石屋內有已經腐朽的用木棍架成的床架。大石屋之壯觀可與廬山仙人洞媲美。這裡也是當年紅軍游擊隊過往的主要歇息處所。
從石屋右側往上,進入一個寬闊的山坳。這裡樹蔭蔽日,昏暗寂靜。樹下巨石比比皆是,或藤纏樹或樹抱石,人行其中頓生奇妙神秘之感,這裡還留有四個用小石塊砌成的直徑約2米的靛池(用來發酵蓼藍),池中長滿了碗口粗的樹木。靛池附近,還可找到種靛人用過的古陶器。
矮將崗
高處攀登出樹林,就是矮將崗草場。登臨崗頂,頓覺眼界開闊,藍天、白雲、綠草盡收眼底,這裡的空氣特別的清新,不時還能見到野山羊在寬闊的草原上奔跑,真是令人心曠神怡。這裡海拔1200一1400米,最高頂1486米,是迪口的屋脊。有一片五、六千畝的草場長著平膝高的芒箕和雀稗,宛若風平浪靜的綠色海洋。極目遠眺,東南可看見古田的部分村鎮,西北就是小橋百丈岩和玉山的石塔山。石塔山上運轉的雷達也落入我們視野之中。矮將崗氣候比迪口遲了一個多月,六月初了,映山紅還漫無邊際,如同初春。
蟹龍崗位於矮將崗草場的北端,往北就是玉山境內的仙人岩,往南是矮將崗頭。沿著防火路往北走,一路上奇岩怪石更多,大大小小花崗岩石蛋,或長或短、或方或圓、或坐或架、或堆或壘,形狀各異,千姿百態。象蛤蟆、象烏龜、象船、象車、象人、象豬、象磨菰、象仙人球......
風動石
風動石乃這裡的一大奇景,它是一個圓球形的大石蛋,高四、五米,要二十多人才能牽手合圍,下碓部擱在一突起的大岩石上,內側墊有一塊小石,遠遠望去搖搖欲墜,驚心動魄。用力推石,似動非動,穩固無比,有驚無險。
此外,還有天房、天窗、天橋、天船、天兵天將、天長地久,八仙望月、九門八卦等眾多景點,真是鬼斧神工,渾然天成。
站在蟹龍崗,一覽眾山小。由於這裡長年溫低風大,所以這裡的松樹長得也與其它山上的不同,樹幹矮短,枝椏南伸,針葉繁茂,色澤濃黛,婉若被煙臘過一般,每一棵松樹都是放大了的精巧的藝術盆景,可與黃山勁松相媲美。
蟹子窠
蟹子窠是這裡稍低的開闊沼澤地,長著半人高的牧草,人走其中還會陷腳,它是岩下溪的發源地。一條天然的、從未受污染破環的優美小溪;流入迪口吉溪在南平夏道進入閩江。
大甲地羅漢、天燈芯、龍膽草是矮將崗山上的“三件寶”,能降火、消毒、補益,是珍貴的草藥,凡來這裡的人必定要多多採擷。
矮將崗草場還有珍貴的野生動物——山羊。
寨坪通天洞
寨坪距中田村約8公里,海拔約1200米,兩個山谷盆地呈V形匯合一起,是傳說中山寨的大操場。匯合處的山坡上有一片高大的楓樹林。林底下全是花崗岩架起的石洞、石峽、石隙。相傳當年葉安的山洞就在其中。一個由四塊巨大岩石相架而成的大石洞,洞內有一泉水汩汩流出,洞頂開著一個長約6米、寬約3米的天窗。天窗之上是4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為通天洞,通天洞分二層,外層深約20米、寬約12米、高8—9米,裡層為小閣樓,深寬約10米、高6米左右,通天洞洞口正向谷地,右側有一個邊門可通後山。出了邊門有3棵大碗頭粗的柯木,根部長在洞裡,樹身卻探向洞外。出了邊門繞道而上,可達懸崖峭壁的頂端。那是一個亂石交錯的險境,岩石縫中長樹,樹根又抱住岩石,有的大樹緊貼石岩呈扁形,不注意看,就分不清是石還是樹。再往前走,就是一條巨石的斷裂縫,長20餘米、高約15米,寬僅容1人過去,站在縫底往上看,僅能看見一線天色,稱之為“一線天”。
中田村尾有三棵人稱活化石的水杉,其中最大的一棵胸圍7.5米,要七、八個人牽手才能合抱。
傳說
山寨傳說
有關葉安山寨的傳說。從蟹龍崗往南約二華里是寨坪,是建甌三大主流之一武步溪的源頭。從前這裡是中田一帶來往古田的必經之路。相傳明朝期間汲溪人葉安在這裡養兵幾千,紮寨為王,寨坪因此得名,傳說當年葉安兵駐在此地一個大山洞裡,他們吃飯的筷子有三大谷楻(谷楻是當地農民用來裝穀子的木質容器)之多,後來朝廷派兵封了洞口,切斷水源,幾千兵馬活活困死在洞裡。風聞洞中藏有無數金銀財寶,覓寶者經久不絕,但洞口的石門一直找不到。清朝年間曾有幾個賭徒,賭花會輸了錢,便請一個神棍為他們跳堂指點洞口,神棍叫那些賭徒取來紙和筆說:“你們要得洞中之寶,必須度洞中之鬼”。然後由神棍報名單,賭徒抄名單,折騰了三天三夜,二百張一刀的草紙抄了三刀,神棍還說名單不到一半,那些賭徒嚇壞了,只好作罷。且不說這些傳說是真是假,但有兩個事例足以證明此地確有先人足跡,甚至有古代兵家活動的遺蹟。
其一、原岩下村民沈老(約1850—1920年)在寨坪挖蕨根(含大量澱粉,可食),挖到一把似劍非劍似刀非刀的兵器(沈老稱作馬刀),刀身長約一米,寬四、五厘米,柄長二十厘米,刀尾向上翹,尾部四寸雙鋒,重約七、八斤。這把刀由沈老傳給其子沈先生,在匪患時期曾把它帶在身邊作為防身的武器,後又傳給沈老其孫,1978年,送給生產隊打犁溝。
其二、原中田村支部書記陳先生,1976年在給部隊測繪地圖的同志帶路時,偶然在寨坪的邊坡岩石上發現一個古代人工刻的石橡棋盤(傳說中的石橡棋盤就在洞口附近,為守洞口哨兵所設)。
啞巴皇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中田石坑出了一個啞巴皇,啞巴皇從小依靠哥嫂贍養,不會勞動。吃飽了就剪紙——馬紙人紙刀槍,剪好一壇一壇裝起來。到了十六歲那年的某
一天,啞巴皇突然會講起話來,他對嫂嫂說:“嫂嫂,明晨雞叫時記得要叫醒我”。嫂嫂見小叔突然會說開口說話,高興極了,整晚不能入眠,等不到五更就到雞籠去撥弄公雞。公雞提前叫了,嫂嫂喊醒了小叔,啞巴皇起來後。他立即拿出他的三支紙神箭,第一支箭射到金陵殿皇帝寶座上,可皇帝才剛剛起床,啞巴皇不知道事情不妙;趕緊把第二支箭射到龍床上,可皇帝已經起床在梳洗了;啞巴唯一剩下的第三支箭射到臉盆架,可皇帝已經上朝,三支神箭射空,啞巴皇知道大事不好,官兵定來追殺,準備與之對壘,孤注一擲。
話說當朝的皇帝上殿,發現寶座正中一支箭入木三寸,大驚失色,立即召來文武百官,下旨抓拿反賊,軍師根據箭頭上的名字,經過測算,認定反賊就在中田石坑,是個啞巴皇,數日之後,官兵大批人馬把石坑團團圍得水泄不通。
啞巴皇被官兵圍困後,立即一壇一壇倒出紙人紙馬紙刀槍,傾刻間那紙玩藝變成了真人活馬鋼刀鐵槍,一個個活龍虎躍與官兵對殺。可嫂嫂卻在一旁大喊大叫:“小叔,你還不去躲避,倒那些紙玩藝乾什麼?”經她叫一叫,剪紙再也不能變了。那些已經倒出來變了的,也是軟骨頭的,馬不能騎,人不能動。官兵一刀一個如同切西瓜一般殺光了啞吧皇的人馬。啞巴皇趕緊丟下裝剪紙的罈子,找來一大把韭菜,叫嫂嫂快快切,隨著嫂子的手起刀落,官兵的頭也滾滾滿遍地,被迫退下去。一把韭菜切完了,嫂子卻埋怨起小叔來:“真見鬼,這個時候還叫我切韭菜”。啞巴皇叫嫂切第二把韭菜時,就切不下官兵的頭了。官兵再次包圍上來,啞巴皇拿來兩塊竹籬笆,挾於腋下,竹籬笆變成翅膀。他正準備飛走,嫂子看見了忙說:小叔,你還不走,挾著竹籬笆乾什麼?又給嫂嫂道破了天機,啞巴皇飛不走了,他隨手抓來一條板凳騎在上面,板凳變成馬,他想騎馬殺開一條血路往外逃,嫂嫂又講話了:“小叔,你還不想辦法往外逃,還騎著板凳有什麼用?”。一樣一樣都被嫂嫂道破了。啞巴皇徹底失敗,最後被官兵殺死,石坑全村老少也都遭到抄斬,部分在外的村民逃到中田,就在中田興家置業,繁衍後代。
且說啞巴出事那年,有個仙人把石頭變成各種動物,不辭勞苦從遠方一路趕來,他要把這大批石頭趕到蟹龍崗給啞巴皇帝興城建殿之用。石頭終於趕到了,可啞巴皇卻失敗了,仙人氣得變一尊大石頭不走了,他就是現時的仙人岩。那些石頭動物也現出原形固定不動,它們就是蟹龍崗上的奇形怪石。此外,中田村附近還有形象的紗帽石、雞公岩、搶刀山、石飯甑、石床等山石。傳說都是仙人為當年啞巴皇帝而設定的,如果啞巴皇成功了,這些山石都會變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