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籠

蟳籠一種定置延繩式倒須籠具,適用於福建龍海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蟳籠
  • 網名:蟳xún籠
  • 網具屬性:定置延繩式倒須籠具
  • 適用海區:福建龍海
簡介,漁具裝配,主要部件,裝配方法,漁法,

簡介

蟳籠是一種河口性的地方傳統漁具,取材方便製作簡單,勞動強度不高,成本低廉作業效果好,經濟效益較高。目前尋籠的籠身孔眼普遍偏小,應放大,以利捕大留小,保護資源。
漁期 3-10月,旺汛為6-8月
作業漁場 九龍江口和閩江口等海淡水交匯區
作業水深 5-20米
捕撈對象-青蟹

漁具裝配

主要部件

籠具:由籠身籠蓋和兩個倒須構成。每船作業用籠1000個,備用籠200個。
籠身:由寬7毫米和4毫米兩種竹篾編成截錐形籠體,六角形眼孔,孔徑40-50毫米。籠身長50厘米,前連線埠徑28厘米後連線埠徑11厘米。
倒須:漏斗形用18條竹篾編成,內徑倒須口徑28厘米尾部口徑6厘米,高22厘米倒須的近口處分12-15道箍扎,後半部不扎使其富有彈性。
籠蓋:圓盤形竹篾編制直徑12厘米並附寬2厘米、長30厘米的竹篾1條,用以封閉籠口。
綱索:乾繩由2股稻草和6條去皮竹篾片混合捻成直徑3厘米每條長11米共750條,作業時一端做樁索。
系籠繩:用賴鹽草捻成直徑18毫米長1.05米共1000條對摺使用。
樁:用以連線繩索, 固定籠具。竹或木製直徑3厘米長50厘米削成楔形。每船使用251根。

裝配方法

將大小兩隻倒須自籠身前端套入, 分別套在籠峰前端和距前端16厘米處,分別用細軟的竹篾結在籠身上。系籠繩一端結在籠身後端,另一端在布籠時結到乾繩上。
乾繩的連線:每3條幹繩為一組,在打樁接索時再和下組繩連線。
籠扒:四齒小鐵錨用於撈取尋籠。高45厘米,齒高10厘米齒寬11厘米。上端系一條直徑15毫米、長15米的乙綸繩。
抄網:用於當尋籠出水面時,抄捕外逃的青蟹。網圈直徑58厘米。
漁船
木質舢板,總長6-7米,型寬1.7-2米,型深0.8-0.85米,載重1.5-2噸。配有木獎2支;桅桿長7米,掛帆1片,帆面積20平方米。船員2人。

漁法

打樁:每年3月份開始, 低潮時到漁場把樁打沒泥中。兩樁間距24.5米左右,較深水區為22米,邊打樁邊連結乾繩。布籠:由於繩索用稻草竹篾捻成, 所以剛打樁後繩索會浮起,待兩天吸水飽和下沉石布籠。通常在風力4-5級以下, 退潮3-4小時後順流布籠。一般每組乾繩結4個籠, 在深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