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跌打,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螳螂跌打Pothos scandens L.的莖、葉。分布於雲南南部至東南部。具有散瘀止痛,接骨,祛風濕之功效。用於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腰腿痛。
基本介紹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莖、葉。
性味
味苦、辛,性溫。
功效
散瘀止痛,接骨,祛風濕。
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腰腿痛。
用法用量
內服:浸酒,15-30g。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淨,鮮用或切段曬乾。
形態特性
附生藤本,長4-6米以上。莖圓柱形,具細條紋,徑1.5-2毫米,節間長2-2.5厘米。老枝節上常有氣生根;花枝多披散。葉形多變。葉片紙質,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基部鈍圓,先端漸尖,長4-8厘米,寬1-13厘米,有時在小枝下部退化為一長僅1-2毫米的小尖頭;基出脈3對,纖細,細脈傾斜,網結。葉柄楔形,先端截平或微下凹,長4-8(-10)厘米,寬1-2.3厘米,多少具耳,脈多,平行。花序小,單生葉腋。序柄短,長約5-8毫米;基部苞片6-8枚,綠色,覆瓦狀排列,卵形,銳尖,小,上部的長約4毫米。佛焰苞極小,紫色,舟狀,長5-6毫米。肉穗花序淡綠色、淡黃至黃色,近圓球形或橢圓形,長5-6毫米,粗4-5毫米,具梗,梗長4-5毫米;蕾時直立,花時從梗基部作180度的內折或扭轉270度,因而佛焰苞直立,而肉穗花序下垂或扭向一側。漿果綠色,成熟時紅色或黃色,長圓狀卵形,長不及1厘米,粗5-6毫米。花果期四季。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1000m的山坡、平壩或河漫灘雨林及季雨林中,多附生於樹幹或石崖上。分布於雲南南部至東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