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螯環化
- 發明時間:1943年
- 發明人:G.H. Zentmyer
- 機理:殺菌劑的作用機理
- 螯環化製劑:8-羥基喹啉
殺菌劑的作用機理,殺菌作用和抑菌作用,
殺菌劑的作用機理
殺菌劑進入病原菌體內到達作用點後,引起菌體內生理生化異常反應,破壞菌體正常代謝,使菌體中毒死亡。30年代就有人研究傳統殺菌劑的作用機制,1943年澤特邁爾(G.H. Zentmyer)首先提出螯環化作用是殺菌劑的一個重要作用機制,8—羥基喹啉(quinolinate)是典型的螯環化製劑;1956年英國的霍斯福爾(J. G. Horsfall )著《殺菌劑作用原理》 (Principles of Fungicidal Action)一書,全面介紹了50年代前殺菌劑作用機制的研究,到50年代末因使用的基本上是保護性殺菌劑,其作用機制主要與菌體呼吸氧化有關。
進入60年代以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和化學分析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內吸殺菌劑大量出現以後,殺菌劑的發展提高到一個新階段,作用機制的研究也更趨深入和提高。1967年西斯勒(H. D. sisler)等證明放線菌酮(cycloheximide)的作用機制是抑制蛋白質合成;1969年證明多抗黴素D(多氧黴素,polyoxin)作用機制是抑制幾丁質合成酶的活性;1971年西斯勒等首先指出多菌靈(carbendazim)的作用機制是影響菌體DNA合成。1975年後射拉德(J. L. Sherald)等證明嗪胺靈(triforine)等作用機制是抑制麥角甾醇合成。
80年代,已知咪唑類、***類、吡啶類、嗎啉類和哌嗪類等十數個品種均為麥角甾合成抑制劑,此外,干擾真菌寄生或加強寄主植物防禦作用化合物的研究有新的發展。如抗穿透性殺菌劑三環唑是稻瘟菌黑色素合成抑制劑,黑色素是稻瘟菌穿透表皮侵入稻株不可缺少的物質。近來殺菌劑作用機制研究對象主要是內吸性殺菌劑,其作用機制多為抑制菌體內生物合成。
殺菌劑對病菌的作用機制,從生物化學角度講,可以歸納為兩大類型,即:殺菌劑影響了病原菌的生物氧化—能量生成及生物合成—生長。
進入60年代以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和化學分析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內吸殺菌劑大量出現以後,殺菌劑的發展提高到一個新階段,作用機制的研究也更趨深入和提高。1967年西斯勒(H. D. sisler)等證明放線菌酮(cycloheximide)的作用機制是抑制蛋白質合成;1969年證明多抗黴素D(多氧黴素,polyoxin)作用機制是抑制幾丁質合成酶的活性;1971年西斯勒等首先指出多菌靈(carbendazim)的作用機制是影響菌體DNA合成。1975年後射拉德(J. L. Sherald)等證明嗪胺靈(triforine)等作用機制是抑制麥角甾醇合成。
80年代,已知咪唑類、***類、吡啶類、嗎啉類和哌嗪類等十數個品種均為麥角甾合成抑制劑,此外,干擾真菌寄生或加強寄主植物防禦作用化合物的研究有新的發展。如抗穿透性殺菌劑三環唑是稻瘟菌黑色素合成抑制劑,黑色素是稻瘟菌穿透表皮侵入稻株不可缺少的物質。近來殺菌劑作用機制研究對象主要是內吸性殺菌劑,其作用機制多為抑制菌體內生物合成。
殺菌劑對病菌的作用機制,從生物化學角度講,可以歸納為兩大類型,即:殺菌劑影響了病原菌的生物氧化—能量生成及生物合成—生長。
殺菌作用和抑菌作用
1、中毒病菌的症狀:
病原菌中毒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菌絲生長受阻、畸型、扭曲等;孢子不能萌發;各種子實體、附著孢不能形成;細胞膨脹、原生質瓦解、細胞壁破壞;病菌長期處於靜止狀態。
2、殺菌和抑菌的區別:
從中毒症狀看,殺菌主要表現為孢子不能萌發,而抑菌表現為菌絲生長受阻(不是死亡),藥劑解除後即可恢復生長。
從作用機制看,殺菌主要是影響了生物氧化——能的生成(孢子萌發需要較多的能量),而抑菌主要是影響了生物合成(菌絲生長耗能較少)。
但殺菌和抑菌作用往往不能截然分開。一個殺菌劑是表現為殺菌作用還是抑菌作用,還和下列因素有關:
(1)藥劑本身的性質:一般來說,重金屬鹽類、有機硫類殺菌劑多表現為殺菌作用,而許多內吸殺菌劑,特別是農用抗菌素則常表現為抑菌作用。
(2)藥劑濃度:一般來說,殺菌劑在低濃度時表現為抑菌作用,而高濃度時則表現為殺菌作用。如5mg/L的苯來特可抑制白粉菌菌絲生長,而500mg/L則影響孢子的萌發。
(3)藥劑作用時間:作用時間短,常表現為抑菌作用,延長作用時間,則表現為殺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