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虺紋銅壺,漢代。口徑10.6cm,底徑14.1cm,高30.7cm,腹圍68cm。直口,器頸較短,有蓋,蓋有三鈕。半肩,鼓腹,肩部兩側有象首銜環(其中一環失)。腹起三道弦,並鑄螭虺紋,圈足較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螭虺紋銅壺
- 年代:漢代
- 外形:壺器
- 類型:古董
春秋時期流行的青銅器紋飾。螭是一種沒有角的龍,虺是一種小蛇,都作捲曲盤繞的形象,四方連續的構成方式組成大面積的裝飾,沒有凸起主紋,在青銅器表面組成猶如錦緞般繁密的圖案。前人習慣上將青銅器此類紋飾中,形體較大的稱作蟠螭紋,形體較小或屈曲較自由的稱為蟠虺紋,實際上都是龍、蛇一類。 這類紋飾的流行與當時的青銅器鑄造工藝採用印模方法有關。這種方法是在製作泥胎時,以設計好的單元圖案模子連線壓印而成。為了保證圖形的周密完整,需要有精確的設計與計算。 與此同時流行的還有波浪紋,也是一種很細密的花紋,實際是由蟠虺類的形象穿插組合而成,也是用壓印法製造的。 陝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國寶級文物“鳥蓋瓠壺”壺身上既飾有螭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