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悅舞

螞悅舞,中國壯族民俗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螞悅舞
  • 性質:民俗舞蹈
  • 流行民族:中國壯族
  • 流傳地:廣西天峨、南丹、鳳山、東蘭等地
流傳地,特點,

流傳地

流傳於廣西天峨、南丹、鳳山、東蘭等地的壯族村寨。

特點

“螞”是壯語音譯,意指青蛙。故螞舞漢語又稱青蛙舞。是壯族螞節中的系列舞蹈。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至月底,民眾自發集結舉行螞節,歷時近一個月。主要活動有找青蛙、孝青蛙、祭青蛙和跳螞舞。螞節前十天,人們便在田垌里豎起一根高桿,桿上掛多面畫有貓、狗、雞、鳥及太陽、月亮、山村等的小旗,桿頂插畫有青蛙的旗子,以示青蛙高高在上統治一切。經找、孝、祭青蛙後,開始跳螞舞。舞者為男性,身體上繪青蛙形象,另有戴禹王、堯王、山神、水神等面具的表演者,擊鼓者戴女性面具、著長裙短衣。舞蹈含皮鼓舞、青蛙出世舞、敬青蛙舞、拜銅鼓舞、征戰舞、耙田舞、插秧舞、薅秧舞、打魚撈蝦舞、紡紗織布舞、慶豐收舞等11個段落。舞蹈在銅鼓、大皮鼓、嗩吶和鑼鼓的伴奏下,模仿青蛙形態和生產活動。動作簡單,風格質樸。除祭青蛙和拜銅鼓帶祭祀色彩外,余者皆富生活氣息,風趣詼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