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詠(《紅樓夢》中薛寶釵所作螃蟹詠)

《螃蟹詠》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是小說人物薛寶釵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的首聯,點明了食蟹的季節和環境;頷聯為詩中的警句;頸聯寫了對付螃蟹之法;尾聯寫螃蟹的下場。薛寶釵借詠頌螃蟹,以斥責不守禮法、背棄仕途的叛逆行為。全詩以蟹取喻,用筆老辣,極盡諷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螃蟹詠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曹雪芹
  • 作品出處:《紅樓夢》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螃蟹詠
桂靄桐陰坐舉觴1,長安涎口盼重陽2
眼前道路無經緯3,皮裡春秋空黑黃4
酒未滌腥還用菊5,性防積冷定須姜6
於今落釜成何益7?月浦空餘禾黍香8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靄(ǎi):雲氣。這裡指桂花香氣。
  2. 長安涎口:京都里的饞嘴。佳節吃蟹是豪門貴族的習好,故舉長安為說。盼重陽:《紅樓夢》詩多含隱義,菊花詩與蟹詩共十五首,明寫出“重陽”的三首,即寶釵所作的三首。這很值得注意。正如“清明涕送江邊望”、“清明妝點最堪宜”等詩句,看來與探春後來遠嫁的時節有關一樣,寶釵始言“重陽會有期”,繼言“聊以慰重陽”,這裡又說“涎口盼重陽”。可見,“重陽”當與後半部佚稿中寫寶釵的某情節有關。
  3. “眼前”句:蟹橫行,所以眼前的道路是直是橫,它是不管的。經緯,原指織機上的直線與橫線,此處指道路的縱橫,引申指縱橫、法度。
  4. “皮里”句:蟹有殼無皮,皮里”就是殼裡,即肚子裡。活蟹的膏有黃的黑的不同的顏色,故以“春秋”說花色不同。又“皮裡春秋”是成語,出《晉書·褚裒傳》:褚裒為人外表上不露好惡,不肯隨便表示贊成或反對,而心裡卻存著褒貶。所以有人說他“有皮裡陽秋”。《春秋》原是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之書改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文字簡短,前人以為其字字深藏褒貶。因晉簡文帝後名春,晉人避諱,以“陽”代“春”,故這一成語亦作“皮裡陽秋”。後多用以說人心機詭深,而不動聲色。空黑黃,就是花樣多也徒勞的意思,因蟹不免被人煮食。
  5. 敵腥:抵消腥氣。戚序本作“敲醒”,形訛。程高本改“敵”為“滌”。用菊:指所飲非平常的酒,而是菊花酒。傳說重陽飲菊花酒可辟除惡氣。
  6. 性防積冷:蟹性寒,食之須防積冷。
  7. 落釜:放到鍋子裡去煮。成何益:意謂橫行和詭計又有何用。
  8. 月浦:有月光的水邊,指蟹原來生長處。詩中常以“月”點秋季。空餘禾黍香:就蟹而言 ,既被人所食,禾黍香已與它無關。唐代陸龜蒙《蟹志》:“蟹始窟穴於沮洳(jù rù,低濕之地)中,秋冬至,必大出,江東人云,稻之登也。”又宋代傅肱《蟹譜》:“秋冬之交稻粱已足...江俗呼為‘樂蟹’,最號肥美。”

白話譯文

桂香氤氳梧桐陰下端坐著舉起杯,好吃貪饞的人瞧著你螃蟹盼重陽。
眼前的道路你從不管縱橫一味旁行,裝模作樣肚子裡卻只有黑膏和蟹黃。
酒也敵不過你那腥味還得用菊花,為防腹內積冷吃時定要多加姜。
橫行到今落入鍋里得到了什麼好處?月夜裡水邊上只留下了禾黍的芳香。

創作背景

《螃蟹詠》出自《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是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借吟詠螃餐而進行的一場詩戰,這首詩是由薛寶釵所作。《螃蟹詠》緊接著《菊花詩》,它們是同一次詩會(菊花詩會)上的作品,前有林黛玉的“魁奪菊花詩”,後則引出薛寶釵的“諷和螃蟹詠”。這一時間看起來還是大觀園的“太平盛世”,但正統與異端的激烈搏鬥;嫡庶之間的生死相爭,已經連續發生。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年輕一代,在這座實際是危機四伏的“樂園”里,賞花飲酒,而衰亡的預感,也正在侵襲著他們的享樂生活。同一個螃蟹,持有不同政治立場和不同思想觀點的人,就對它有截然相反的寓意。作為封建衛道者的薛寶釵,則借吟詠螃蟹這個“小題目”,“寓大意思”,嘲笑和辱罵封建階級的叛逆者,攻擊寶黛所走的反對封建宗法制度的叛逆道路是錯誤的,行不通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同是詠蟹,薛寶釵的《螃蟹詠》卻塑造了螃蟹的另一種形象,當然,也塑造了她與寶玉、黛玉完全不同的自我形象。看來,她是由於不滿賈寶玉、林黛玉二人的《螃蟹詠》中對螃蟹的表現而寫下這首詩的,確實如她自己說的,是“勉強了一首”。
首先,薛寶釵的詩,雖也寫了人們的吃蟹賞桂,但寫來卻缺乏生活情趣。首聯寫人們坐在飄散著桂花香氣的桐陰之下喝酒吃蟹,也引了典故“長安涎口”來表現人們的好吃貪饞,說人們就象唐玄宗時代那個已經喝了三斗酒,在上朝的路上碰上運麯酒的車子還要口中流涎的李汝陽(李璡)一樣貪饞好吃,語近揶揄,但卻沒有絲毫的幽默感。原因就在於其本意原就不在寫人們的“持鰲賞桂”,而在於通過貶蟹以“諷刺世人”,所以詩中顯露的是對螃蟹的極端厭惡的感情。她寫人們的貪饞好吃,是為表現她恨不得將蟹吃掉而後快的感情服務的,惡意包藏其中,氣氛當然也就難於活躍起來了。頸聯的“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還一本正經地以訓導的口吻道出,表現了她那時時事事講求端莊、穩重的性格特點,缺乏的是那少女的天真和熱情。
詩中最能反映寶釵的思想性格的是頷聯和尾聯。頷聯是說螃蟹不管眼前的道路,只是一味橫行;擺上桌來,樣子好看肚子裡卻只有黑色的膏膜和黃黃的蟹黃而已。詩寫出來之後,眾人的評論是:小題目內寓有大意思,而且是“諷刺世人太毒了些”。這也說明,薛寶釵是借題發揮,借貶螃蟹以斥責不守禮法、背棄仕途的叛逆行為。有人認為,薛寶釵這兩句是在暗罵寶玉不走正路,一肚子“異端邪說”,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從文字到內涵,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她是對著寶玉來的,是針對寶玉的“橫行公子卻無腸”一句所作的辯爭。詩進入尾聯,“於今落簽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是說螃蟹橫行得不到任何好處,最後還是要落入釜中被人吃掉,沒有好的下場。“月浦空餘禾黍香”,意思是螃蟹被吃掉了,月夜水邊就只剩下了禾黍香。“空餘”一詞,對螃蟹來說是嘲諷,對賈寶玉等這些不合世俗、不走正路的人來說,是警誡規勸,露出的是封建已道者的面孔。但是對螃蟹所持的深惡痛絕的感情態度,已是大失大家淑女的風範了。

名家點評

寧波大學浙東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季學原《紅樓夢詩歌精華》:全詩以蟹取喻,寓意曲折而尖銳,極盡諷刺之能事。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少年時期曾經在南京過了一段“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十三歲遷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家產抄沒。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遷居北京西郊黃葉村(現為曹雪芹紀念館),“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說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