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殼

蝸牛殼

蝸牛殼,中藥名。為巴蝸牛科巴蝸牛屬動物同型巴蝸牛Bradybaena similaris(Freussde)、華蝸牛屬動物華蝸牛Cathaica fasciola(Draparnaud)及其同科近緣種的殼。動物同型巴蝸牛,分布於我國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動物華蝸牛,分布於我國吉林、河北、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熱,殺蟲,消腫之功效。主治小兒疳積,齒䘌,瘰癧,酒皶鼻,脫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蝸牛殼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腹足綱
  • :柄眼目
  • :巴蝸牛科
  • :巴蝸牛屬、華蝸牛屬
  • :同型巴蝸牛、華蝸牛及其同科近緣種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研末,3-6g;外用:適量
  • 貯藏:曬乾置於乾燥通風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殼。

性味

味淡,性寒。

歸經

入肝、脾、肺經。

功效

清熱,殺蟲,消腫。

主治

小兒疳積,齒䘌,瘰癧,酒皶鼻,脫肛。

相關配伍

1、治小兒一切疳疾,蝸牛殼七個。淨洗,令乾,納酥蜜中,瓷盒盛,用紙糊,於飯甑內蒸之,至飯熟取出,細研。漸漸吃,一日食盡之。(《小兒宮氣方》)
2、治齒䘌,並有蟲,蝸牛殼三十枚。燒灰細研。每用揩齒。(《聖惠方》)
3、治大腸脫肛,蝸牛殼,去土研末,羊脂溶化,調塗,送入。(《綱目》引李延壽方)
4、治瘰癧腫結,蝸牛殼不拘多少。上一味,搗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空心,米飲調下,日再。至四十九日自消。(《聖濟總錄》)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3-6g。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季捕得蝸牛後,去肉取殼,洗淨,曬乾。

形態特徵

1、同型巴蝸牛,別名扁蝸牛,貝殼中等大小,殼質較厚而堅固,全體扁球形。高12mm,寬16mm。有5-6個螺層,體螺層膨大,其高度為全部殼高的3/4;殼頂鈍,縫合線深。殼面光滑,呈黃褐色、紅褐色或淡灰色。在體螺層周緣和縫合線上,常有一條暗褐色色帶。殼口呈馬蹄形,臍孔小而深,呈洞穴狀。
2、華蝸牛,貝殼中等大,殼質薄而堅實。全體呈低圓錐形,高10mm,寬16mm。有5-5.5個螺層,螺旋部低矮,略呈圓盤狀,殼頂尖,縫合線明顯。殼面黃褐色或黃色。體螺層極膨大,其周緣具有一條淡褐色色帶。此外,在各螺層下部靠近縫合線處也有一條顏色較淺的色帶。殼口橢圓形,其內有條白色瓷狀的肋。臍孔呈洞穴狀。

生長環境

1、同型巴蝸牛,生活於灌木叢、低矮草叢、農田及住宅附近陰暗潮濕地區。分布於我國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2、華蝸牛,生活於陰暗潮濕的牆壁、草叢、矮叢樹幹,有時也見於山坡草叢中。分布於我國吉林、河北、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湖南、四川等地。

相關論述

《本草圖經》:“治一切疳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