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之夜”跨界科學沙龍是簡潔、開放、充滿藝術美感的一系列線下公益科學活動,致力於讓真實、豐富、美妙的科學以輕盈曼妙、智慧有趣的姿態展現在公眾的眼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蝌蚪之夜
- 主辦單位:蝌蚪五線譜
- 承辦單位:北京科學技術期刊學會
- 協辦單位:中國科普期刊研究會
沙龍簡介,沙龍特點,組織機構,沙龍範例,“從科幻到科學”,“觀星者與飛翔者”,沙龍周邊,
沙龍簡介
“長夜會降臨,但科技永不熄”是蝌蚪之夜的Slogan。蝌蚪之夜每期設定一個跨界主題,讓科學家與媒體、設計師、科幻作家、業界領袖等來自各個領域的嘉賓及觀眾一同激盪智慧,啟迪思考。
沙龍特點
在蝌蚪之夜,科學家不是深處實驗室里,也不是坐在講台上,而是近在咫尺地坐在你旁邊,和大家談笑風生,滿懷人文氣息。
在蝌蚪之夜,你會發現原來科學家不僅愛科學、愛鑽實驗,他們同樣也愛踢球、喜歡打遊戲、會去麻辣火鍋店排隊……
在蝌蚪之夜,你會看到有一些人,他們會用力學原理去看經濟轉型需要的“推動力”;他們會用達爾文的進化論去讓朋友覺得他們其實不那么不擅長社交;他們會編一段我們看不懂的程式其實只是為了做一個很萌的開機頁面;他們也會為了一個科考項目睡漏雨的帳篷,吃經過特殊處理的食品,忍受巨大的溫差和變化無常的惡劣天氣,躲避無縫不鑽的群蚊……
在蝌蚪之夜,來自不同領域的知名藝術家、設計師、文學家、音樂家、經濟學家和我們的科學家展開對話和交鋒,其身後還有屬於各自領域的、最善於表達和溝通的期刊主編助陣,讓科學跨越界限,進入大眾的生活,激發公眾對科學的熱愛,贏得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對科學、對科學家的重新審視和熱愛。
在蝌蚪之夜,甚至坐在你旁邊的觀眾同樣來自社會的各個領域,民航飛行員、遊戲設計體驗師、網路編輯、大學教授,科幻作家、DIY高手、軟體工程師、建築設計師……
在這裡,你找到的不僅是大師,更能尋覓到和你有著共同愛好的戰友和夥伴。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蝌蚪五線譜
承辦單位:北京科學技術期刊學會
協辦單位:中國科普期刊研究會、北京市科協信息中心
沙龍範例
“從科幻到科學”
風趣幽默的中科院院士對話冬粉遍及全國的科幻作家,引領中國科幻風潮的的科幻雜誌和國際知名的科學大刊主編侃侃而談——2012年3月8日晚,“蝌蚪之夜”之“從科幻到科學”在北京溫馨開場。
沙龍還沒開始,《科學世界》主編唐雲江帶著中科院院士周忠和,《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帶著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剛走到聚光燈下,就引來熱烈的掌聲。當擅長用化石翻開上億年前地球史書的古生物學家遇到喜愛推斷人類千百年後的未來的科幻作家,其身後又有屬於各自領域的、最善於表達和溝通的科普期刊主編助陣,從人類起源到基因、病毒,從古生物到科幻電影,從地球誕生到人類毀滅,從科幻如何推動青少年對科學的探尋到科學素養對科幻寫作的助力,從好萊塢經典科幻大片到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蝌蚪之夜”不斷響起掌聲和歡呼聲。
“觀星者與飛翔者”
宇宙中有著怎樣震撼的風景?七夕的牛郎星和織女星的運行軌跡是怎樣的?人類從未停止對外星生命的探尋,但科幻作家們大多持悲觀態度,而霍金等科學家則一再強調要謹慎,這是為何?——2012年8月23日,七夕之夜,輕鬆愉悅的跨界科學沙龍“蝌蚪之夜”第三期“觀星者與飛翔著”和眾多天文迷、宇航迷、科幻迷們帶著對未知的渴望歡聚在北京天文館。
平素不在夜晚開放的北京天文館為活動破例開放,大家在這個浪漫的夜晚,和天文學家李競、宇航學家石磊、北京天文館展覽設計部主任李冰、《太空探索》主編周武、《天文愛好者》專欄編輯張長喜、作家龔鈷爾、天文科普專家詹想等諸多天文、航天、科幻等領域的專家一起跨越科學與文藝的界限,仰望星空這個最偉大的舞台。
沙龍周邊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成立於1963年7月,是北京地區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民眾組織,由全市性學會、協會、研究會、區縣科協、企事業單位科協和高校科協組成,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地方組織,現擁有市級學會、協會、研究會142個,區縣科協16個,企業科協172個,高校科協8個,共有以科學家、工程師為主體的會員共30多萬人。
蝌蚪五線譜:北京市政府投資建設,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承建的大型公益性科普入口網站。
北京科學技術期刊學會:成立於1986年,是由北京地區科技期刊出版單位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目前有團體會員近300個,是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學會自成立以來共組織國內、國際學術交流80餘次,同時還致力於拉近科學與公眾之間的距離,組織各種科學傳播活動。
中國科普期刊研究會:由中國200多家優秀科普刊社組成的公益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