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蜈蚣蕨
- 拉丁學名:Pteris vittata L.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綱:薄囊蕨綱
- 科:鳳尾蕨科
- 種:蜈蚣蕨
- 分布區域:雲南高黎貢山。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其他種類,
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被線狀披針形、黃棕色鱗片,具網狀中柱。葉叢生,直立,乾後棕色,葉柄、葉軸及
羽軸均被線形鱗片;葉矩圓形至披針形,1次羽狀複葉;羽片無柄,線形;葉亞革質,兩面無毛。孢子囊群線形,囊群蓋狹線形,膜質,黃褐色。
生長環境
生鈣質土或石灰岩上,海拔2000m以下。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我國熱帶亞熱帶,以秦嶺南坡為我國分布的北
界,北起陝西,甘肅東南部及河南西南部,東自浙江經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西達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南到廣西及台灣;在舊大陸其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廣東。
其他種類
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節肢蕨屬Arthromeris;貫眾葉節肢蕨A. cyrtomioides S. G. Lu & C. D. Xu。
該新種的植株大小與節肢蕨A. lehmanni (Mett.) Ching相似,但葉片的背面密被絨毛,表面被短柔毛, 側生羽片9–16對。該新種在毛被方面與厚毛羽節肢蕨A. tomentosa W. M. Chu相似,但羽片邊緣無軟骨質的膜質邊,側生羽片多達9–16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