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櫛蛇尾,盤圓,直徑為25-30毫米,腕長約為盤直徑的5-7.5倍。盤背面生有大而稀疏的顆粒,輻楯也被顆粒所掩蓋,看不清楚。腹面板輻都僅中央和邊緣上有顆粒,口楯及生殖裂口附近都裸出。口楯變化很大,通常帶方形,外半部略寬。側口板小,居口楯的旁側,彼此不相接。口棘4-5個。齒棘一簇,排列成方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蜈蚣櫛蛇尾
- 界:動物界
- 門:棘皮動物門
- 綱:蛇尾綱
- 目:蛇尾目
- 科:櫛蛇尾科
簡介,屬性,
簡介
盤圓,直徑為25-30毫米,腕長約為盤直徑的5-7.5倍。盤背面生有大而稀疏的顆粒,輻楯也被顆粒所掩蓋,看不清楚。腹面板輻都僅中央和邊緣上有顆粒,口楯及生殖裂口附近都裸出。口楯變化很大,通常帶方形,外半部略寬。側口板小,居口楯的旁側,彼此不相接。口棘4-5個。齒棘一簇,排列成方形。
背腕板的輪廓和大小變化都很大,後緣和各角也不平整,但寬度一定大於長度;普通是一個小卵圓形的隨著一個大三角形的相間排列。腹腕板帶方形,略寬。腕棘一般是4個,背面的比腹面的強大,並且背面第一棘末端膨大成棒狀。觸手鱗數目不定,為1或2個。體色變化很多,盤背面有黑褐、灰褐和黃褐等色,並常有黑或白色斑紋;背腕板外緣常有白斑;腕棘上也有斑紋;腹面偶然也有黑斑。多生活在坡度較小、高潮線附近的岩石和珊瑚礁洞內、或縫隙間。乾潮時僅露出其腕的末梢;漲潮時則把3個腕伸在水中頻頻擺動。
背腕板的輪廓和大小變化都很大,後緣和各角也不平整,但寬度一定大於長度;普通是一個小卵圓形的隨著一個大三角形的相間排列。腹腕板帶方形,略寬。腕棘一般是4個,背面的比腹面的強大,並且背面第一棘末端膨大成棒狀。觸手鱗數目不定,為1或2個。體色變化很多,盤背面有黑褐、灰褐和黃褐等色,並常有黑或白色斑紋;背腕板外緣常有白斑;腕棘上也有斑紋;腹面偶然也有黑斑。多生活在坡度較小、高潮線附近的岩石和珊瑚礁洞內、或縫隙間。乾潮時僅露出其腕的末梢;漲潮時則把3個腕伸在水中頻頻擺動。
屬性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Echinodermata:棘皮動物門 - Ophiuroidea:蛇尾綱 - OPHIURAE:蛇尾目 - Ophiocomidae:櫛蛇尾科 -Ophiocoma: |
學名: | Ophiocoma scolopendrina(Larnarck,) |
中文名: | 蜈蚣櫛蛇尾 |
中文拼音: | WúGongZhìShéWěi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