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麻面

蜂窩麻面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或者混凝土澆築高度過高,造成混凝土離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蜂窩麻面
  • 外文名:Honeycomb face
  • 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當
  • 蜂窩的現象: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酥散,無強度
  • 防治的措施:認真設計、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蜂窩,其產生的原因是,防治的措施,麻面,其產生的原因是,防治的措施,

蜂窩

蜂窩的現象為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酥散,無強度狀態。

其產生的原因是

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設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基礎、柱、牆根部未稍加間歇就繼續灌上層混凝土。

防治的措施

認真設計、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做到計量準確,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2m應設串筒或溜槽: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振搗,防止漏振: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基礎、柱、牆根部應在下部澆築10~20mm厚與柱材料相同的水泥砂漿,之後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 小蜂窩:洗刷乾淨後,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鬆散顆粒,刷洗淨後,採用A3級耐久性高強修補料進行仔細填塞搗實,較深蜂窩,如清除困難,可埋壓漿管、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灌築混凝土封閉後,進行水泥壓漿處理,

麻面

麻面的現象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粗糙面,但無鋼筋外露現象。

其產生的原因是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乾淨,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模扳隔離劑塗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防治的措施

模板去面清理乾淨,不得粘有乾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灌混凝土前,模板應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套用油氈紙、膩子等堵嚴,模板隔離劑應選用長效的,塗刷均勻,不得漏刷;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應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後,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處理缺損厚度在5mm以下的情況可以使用工程耐久性薄層修補料進行面層修復,5mm以上的情況需要使用工程耐久性高強修補料進行修補。其中新老混凝土交接處,還需要進行界面處理,預防後期空鼓以及表面脫落等危害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