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模型

蜂巢模型

蜂巢模型以身份為核心,由狀態、分享、會話、群組、聲譽、關係等六大要素構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蜂巢模型
  • 外文名:Honeycomb model
  • 類型:模型
  • 含義:身份是社會軟體的核心
簡介,原始模型,模型要素變更,套用於內容型網站,

簡介

社交軟體的蜂巢模型以身份為核心,由狀態、分享、會話、群組、聲譽、關係等六大要素構成。

原始模型

身份(Identity–用戶在系統中的唯一身份。身份是社會軟體的核心,所以它在蜂巢圖的中心,它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職業、地理位置和其他信息。你可以用現實社會中的身份進入系統(實名社區),
也可以使用虛擬的身份,你在社會網路中的任何活動都會與這個身份相關
狀態(Presence–狀態通常表示線上或者離線,當然也可以表達更詳細的信息,在哪裡(地理位置)、做什麼之類的(twitter最初就是用來告訴朋友What are doing的服務)
關係(Relationships–系統中兩個用戶之間的關係,例如twitter中的follow關係,flickr中的朋友、家人,不同的系統對關係有不同的定義和用法
會話(Conversations–用戶在系統中和其他用戶交流的方式,可以是系統訊息、即時通訊,或者多人討論的形式。人們通過這種會話去尋找興趣相同的人群、去找尋真愛、去建立自信、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去影響他們和社會。
群組(Groups–有人就會有群落,群組是系統中把相同興趣的用戶組織在一起的有效方式
聲譽(Reputation–聲譽是系統給用戶的人品或級別定義(你在社區中是個守法公民,還是垃圾信息製造者)
分享(Sharing–系統中用戶彼此之間展示和傳播的東西,例如相片、視頻或者是一個網址
並不是所有的社會軟體都具有這7個特性,大部分都只有其中的幾個。這個蜂巢模型圖中引用了幾個現實中的例子,並且用顏色的深淺表示了一個特性在系統中的重要性。就像flickr更側重與照片的分享,豆瓣則是音樂、電影和圖書的分享;而twitter和類似的微部落格服務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即時更新自己的狀態變化,並且讓朋友知道;當然還有像facebook這樣功能全面的“社交型網路”,7個要素全部占滿,但是facebook最初的目的還是通過實名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線上身份和好友關係,所以身份和關係是它的核心。
這張模型圖並不是設計社會軟體的萬能藥,模型和圖表是為了讓設計者的思路更加清晰,明確重點,避免遺漏,最大的作用是讓大家在交流中有統一的表述方式和共同的認識。

模型要素變更

竊以為‘狀態’要素並不合理,因為太窄。如果將‘狀態’替換成更泛化的‘內容/信息’也許更好。

套用於內容型網站

也許大家認為SNS的內容/信息都由用戶產生(UGC),但事實上由‘關係來產生內容’遠不如‘由內容來建立關係’來得容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