蛸螅。(xiao xi)。蟬(非“知了”)的一種俗稱,流行於山東濱州、東營一帶。蛸螅的幼蟲在當地都叫“蛸螅牛”,有的地方也叫“老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蛸螅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綱:昆蟲綱
分類,習性,危害,
分類
較小的一種,在麥收時節翼化,因此叫“麥蛸螅”。

個大的一種在伏前翼化,因個大所以叫“大蛸螅”。
習性
蛸螅。
在伏季的樹叢中交配,隨後雌蟲用尾針刺破幼嫩的樹梢,將卵產在其中,樹梢隨即乾枯。蟲卵隨雨水落到地面,並墜入土中。次年孵化出幼蟲。幼蟲在地下吸吮樹根的汁液,經數年生長,方長成準備翼化的幼蟲。
夏日的傍晚至黎明前,準備翼化的幼蟲鑽出地面,爬上樹梢,翼化為成蟲。
蛸螅的成蟲,以吸吮樹的汁液為生。
蛸螅的成蟲,晝間活動,夜晚蟄伏。
蛸螅的雄性成蟲,會依靠翅膀的震動而發出清脆的“叫”聲。
危害
蛸螅的一生從幼蟲到成蟲,都吸吮樹的汁液。 蛸螅產卵會導致樹心枯死。因此, 蛸螅對林木有一定危害,是一種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