蛑蠣嘴

蛑蠣嘴

蛑蠣嘴,海岸,地處利津縣城東北33.5公里的小牟里村。古時,漯水入海口西邊淤積粉沙泥岸及東邊濟水入海口,在相對海水侵蝕背景和豐富的貝殼資源條件下,形成了世界罕見、國內獨有的“蛤蜊”貝殼灘脊海岸,國際上稱之謂Chenier海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蛑蠣嘴
  • 別稱:蛑蠣嘴
  • 所屬水系:黃河
  • 地理位置:山東利津縣
  • 流經地區:山東東營
  • 發源地:渤海
  • 河流面積:33.5公里
古濟河入海口,形成原因,文獻記述,蛑蠣嘴今貌,

古濟河入海口

濟水,古為九川之一,曾獨流入海,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充沛的濟水滋潤著兩岸稼穡,推動著古代農業的發展,便利的水運交通促進了沿岸古代城市的形成,今天,濟源、滎陽、濟寧、濟南、濟陽等原來與濟水有關的城市,使人們還依稀想見它的遺蹟。濟水尾閭的東夷人、夏商周先人,依據水系輻射的扇面化入化出、興衰枯榮。濟水尾閭古為齊地,太公用之而富人,管仲資之以興霸,是“管仲煮海之鄉,‘渠展之鹽’故地”,有“漁鹽之鄉”之稱,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做出過巨大奉獻。
從隋開皇二年(582),文帝頒詔在濟水源頭今河南濟源市興建濟瀆廟開始,歷朝歷代對濟水的加封逐步升級。濟水先被列為“公”,後又列為“王”。民間對江河的崇拜更是頻頻有加。濟水入河口蛑蠣嘴祭祠蕭神廟,又俗稱老爺廟,為蕭氏水神之所,廟門兩廊柱鑲刻楹聯:“朝朝朝朝朝朝朝,長長長長長長長”,橫批:“海不揚波”。

形成原因

漯水淤積是塑造蛑蠣嘴成陸的物質來源。漯川故道於今河南濬縣西南別黃河,東北流經濮陽、范縣,山東莘縣、聊城、臨邑、濱州等市縣。漯水流入濱州後,“又東北過蓼城縣北,又東北過甲下邑,濟水從西來注之,又東北,入于海”。自今利津縣北宋鎮劉城莊(西漢蓼侯國治所)北,其尾閭水流,由於受渤海波浪和潮汐頂托、推移,水流所攜帶的泥沙,三分之一送入渤海,三分之二堆積於河口,形成攔門沙。因攔門沙的阻塞,河道自辟新徑,而左右擺動,致使尾閭遵循淤積—延伸—擺動—改道的自然規律演變,形成周而復始的造陸運動。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王景治理黃河後,黃河借用漯水故道,在此繼續塑造粉砂淤積海岸,相繼維持了將近千年。漯水、黃河周而復始的淤積造陸運動,為蛑蠣嘴貝殼灘脊海岸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蛑蠣嘴貝殼灘脊海岸的形成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即粉砂淤積泥岸、相對海水侵蝕背景和豐富的貝殼資源。濟水經古滎澤和巨野澤的沉澱,河口河海交匯處水源變得清澈,種類繁多的海洋軟體動物不斷繁衍生息,提供了豐富的貝殼物源。最重要的是海洋潮汐運動,以侵蝕為主,將貝殼搬運到海岸堆積,隨著貝殼的日積月累,形成了“蛤蜊”貝殼灘脊海岸。

文獻記述

蛑蠣嘴自古是漕運、海運的重要通道。《武定府志》這樣概括:“蠣浦朝宗,濟水達乎千里;鐵門鎖浪,滄海長於百川。”元明清三朝都城北京,所需的一切財物“無不仰經於江南”,為此,蛑蠣嘴的地位更顯得重要。圍饒著蛑蠣嘴的軍事布防,烽燧星羅棋布,墩台首尾相望,布局縱橫交錯。明萬曆年間利津知縣馮執中,陪同游擊陳將軍觀海路過此地賦詩《同陳游戎觀海》有詩云:“相逢正值昇平日,牡蠣墩前賞興同。”“牡蠣墩”就是指的烽火台。

蛑蠣嘴今貌

滄海桑田,昔日的濟水入海口蛑蠣嘴,已被肥沃的糧田和井架如林的油田所代替,唯有入海口的村名小牟里(音同“牡蠣”),作為歷史的信息記憶,還能讓今人辨別出濟水入海口的位置。
古濟水入海口——小牟里
注*:如今的“小牟里”因為黃河淤泥沉積,已經不再臨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