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發光(proteinicluminescence) 蛋白質吸收280nm左右的紫外光,可引起激發態並有發光。發光的蛋白質主要是苯丙氨酸(螢光峰位282nm)、酪氨酸(303nm)及色氨酸(348nm)這三種芳香胺基酸。這些胺基酸可用作蛋白質螢光的內在探針。蛋白質的結構對其螢光有很大影響,測量螢光譜可鑑別蛋白質結構。蛋白質也可以發磷光,因而磷光也可用來研究蛋白質構象與動力學。蛋白質磷光主要由色氨酸與酪氨酸貢獻。
蛋白質發光1(proteinicluminescence) 蛋白質吸收280nm左右的紫外光,可引起激發態並有發光。發光的蛋白質主要是苯丙氨酸(螢光峰位282nm)、酪氨酸(303nm)及色氨酸(...
為從發光生物中分離出的發光性蛋白質。它不是蟲螢光素、蟲螢光酶那種酶蛋白質催化所引起的發光,而是通過低分子物質催化而發光的蛋白質。...
其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在藍色波長範圍的光線激發下,會發出綠色螢光。這個發光的過程中還需要冷光蛋白質Aequorin的幫助,且這個冷光蛋白質與鈣離子(Ca2+)可產生互動...
綠色螢光蛋白最早是由下村修等人在1962年在一種學名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中發現。其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在藍色波長範圍的光線激發下,會發出綠色螢光。這個發光的...
有了cDNA,一般生物學研究者就很好套用,比用蛋白質方便多了。普臘石1992年發表GFP的cDNA後,不做科學研究了。他申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時,評審者說沒有蛋白質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