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塊莖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徑0.5-4厘米。鱗葉鈍,具短尖頭,內面的長15-30厘米。 葉1(-2),葉柄長40-70厘米,下部1/6-1/7鞘狀,鞘端鈍圓。幼株葉片全緣,長圓狀三角形。成年植株葉片3全裂,中裂片具長達1.5厘米的柄,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稀卵形,長10-19厘米,寬5-12厘米;側裂片近無柄或具短柄,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略偏斜,長9-15厘米,寬5.5-9厘米;側脈皆多數(12-15對),斜伸,與中肋相交成銳角,脈距約5毫米,集合脈2圈,內圈距邊緣約5毫米。花序柄常比葉柄長1倍,稀短於葉柄,綠色。佛焰苞長約10厘米,綠白色,背面中央飾以淺綠色縱條紋,管部長2-2.5厘米,直徑1-1.5厘米,喉部斜截形,無耳;檐部直立或稍下彎,長5-8厘米,寬2-3.5厘米,先端漸尖。肉穗花序單性,各附屬器短於佛焰苞或近等長,長5-6厘米,淡綠色,下部圓柱形,稀紡錘形,粗2-2.5毫米,向上漸細,至佛焰苞喉部外彎,雄花序長圓錐形,長約2厘米,基部粗3-4毫米,花疏,有時密,下部的花具0.7-1毫米的長柄,上部的花具短柄,雄花通常有雄蕊2,藥室球形,幾分離,頂孔圓裂;雌花序長1.5厘米,圓錐形,花密集,子房倒卵圓形,花柱長0.5毫米,柱頭扁球形,胚珠3、卵狀長圓形。果序近圓柱形,長3-10厘米,粗2.5-3厘米,漿果紅色,常大部分不育,種子通常2-3,卵球形,紅色或紅褐色。花期5-7月,果8-9月成熟。
產地生境
我國特有,產雲南各地至四川西半部和貴州西半部,常見於海拔700-3200米的松林、松櫟混交林、荒坡、荒地至高山草地。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主要價值
塊莖入藥,雲南普遍作半夏用,稱山珠半夏。莖葉是良好的豬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