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外形像蛇的原始
蜥蜴。沒有四肢,有外耳孔及可活動的眼瞼,軀幹長最大約達20公分左右,尾長最大達軀幹長之1.8倍,成體體色以褐色為主,或深或淺,並散有許多藍斑;幼體之兩側邊帶有深色或黑色縱斑。
蛇蜥和蛇的主要區別
蛇蜥由於長期
穴居四肢退化,通身細長如蛇。但它和蛇也有不同,蛇蜥和蛇的主要區別如下:
1.蛇蜥有具有可閉合的眼瞼;而蛇沒有。
2.蛇蜥身長的三分之二以上是尾巴;蛇的尾巴比身體短。
3.蛇蜥有外耳孔;蛇沒有。
4.蛇蜥身體覆滿堅硬的方形鱗片,排列成環狀,腹部鱗片小而多列;蛇腹鱗大而單列,在
泄殖孔兩邊有後肢的殘留痕跡。
5.蛇蜥尾巴容易自動斷裂;蛇不會自己斷尾 。
棲息環境
數量稀少且生性隱密,不易見到,喜歡棲息於較潮濕的
天然林底層的落葉堆或土中,偶爾會到較空曠的林道或路邊曬太陽。主食
蚯蚓、
蛞蝓或甲蟲的幼蟲,一窩可生5顆革質卵。尾巴會自斷。分布多集中在海拔1000到2000米之間,中、低海拔森林底層土壤中。
種群分布
蛇蜥科有10~13屬90~110多種,可以分成4個不同的亞科,兩個亞科的成員四肢健全,另外兩個則沒有四肢而外形似蛇或
蚯蚓。四肢健全的兩個亞科為側褶蜥亞科(Gerrhonotinae)和肢蛇蜥亞科(Diploglossinae),均限於新大陸。側褶蜥亞科有近40種,分布於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熱帶地區,其中在墨西哥和
瓜地馬拉種類最多。側褶蜥為樹棲或陸棲,樹棲的成員有可以纏繞的尾。肢蛇蜥亞科有3屬37種,其中很多種類生活於
加勒比海諸島,其它美洲熱帶地區也能見到。肢蛇蜥亞科成員多體型似
石龍子,四肢細小,其中南美洲的缺肢蜥(Ophiodes)只有不發達的後肢,外貌與蛇蜥亞科的成員有些類似。蛇蜥亞科(Anguinae)是所有無足
蜥蜴中最著名的,分布廣泛,除了北美洲外,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北部也能見到,是本科唯一可見於
舊大陸的代表。蛇蜥亞科中擁有本科體型最大的成員,其中棕
脆蛇(Ophiasuarus apodus)身長可達1.4米。另一個無足的亞科是蠕蜥亞科(Anniellidae),僅以分布於美洲
加利福尼亞州的北蠕蜥(Anniella pulchra)(如圖)和墨西哥加利福尼半島的南蠕蜥(Anniella geroniensis)為代表。蠕蜥身體很小,
穴居似
蚯蚓,有活動的眼瞼但沒有耳洞。蠕蜥亞科常被升級為獨立的科。
生存現狀
重慶縉雲山首次發現蛇蜥
2014年5月,重慶
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期首次發現蛇蜥,該物種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列為瀕危保護等級。
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職工王二志在巡山護林途中,發現一條方形的蛇,並拍到珍貴的照片,經聯繫重慶自然博物館黃永昭、西南大學王志堅等兩棲爬行動物專家鑑定,該物種為蛇蜥。專家稱,蛇蜥中國國內僅2種,脆蛇蜥Ophisaurusharti和細脆蛇蜥Ophisaurusgracilis,主要分布於大陸長江以南及台灣省。該物種已被國家林業局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重慶市林業局稱,蛇蜥物種的發現,豐富了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動植物名錄,也為當地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依據。
養殖與價值
蛇蜥適合做寵物養殖,改善其為數不多的瀕危品種。更因其:行動不快,不咬人,吃蟲子的,沒有毒,適合愛好養殖變溫動物的人士。
蛇蜥具有很大的養殖空間,日常飲食以覓食蚯蚓及昆蟲為主,蛇蜥蜴屬於
夜行性蜥蜴,常棲於土質疏鬆、濕度不大的農耕地及其附近,喜好潛伏於洞穴內或鬆軟土中。飼養要求土壤濕松,容易鑽空的泥土,推薦沙瓤椰土保濕性好成型。對於養殖蛇蜥的土地不可再種植農作物,因蛇蜥習性好亂鑽,致使種植物會全部倒栽。
環境要求:濕度80%,溫度24左右,墊材15厘米。蛇蜥需要的空間大,飼養箱高度超過50CM,或者加蓋以防越獄。
為了捕食,蛇蜥會爬小型的灌木或者樹樁,也利於觀賞,蛇蜥蜴靠嗅覺和眼睛只看得到會動的物體,但由於蛇蜥蜴吃食的時候很難下咽,因此餵食需看蜥蜴的體型。吃食時最忌打擾,打擾後會像蛇一樣吐出。
繁殖情況
在人工飼養下,觀察到五齡以上才開始
交配產卵,交配時間為5月中旬到6月中旬。7~9月產卵4~14枚於枯葉堆下淺窪中,卵乳白色,彼此粘連或分散,雌蜥有不定期盤卷卵堆上的習性;若將卵移開,雌蜥會以頭將移開的卵用頭頂回"巢"中。當氣溫在17°~18℃,約30~40天可孵出仔蜥,全長30~40mm。
生活習性
在四川西南部多見於海拔800~1 500m的山區,常棲於土質疏鬆、濕度不大的農耕地及其附近。平時潛伏於洞穴內或鬆軟土中,多於晴天外出活動,覓食
蚯蚓及昆蟲。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中國
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列為瀕危保護等級,國家林業局將其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