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蛇皮釉是用表面張力大的釉使整個釉面發生無數的小滾釉,具有蛇皮樣的外觀以為裝飾。在古陶器中,製品邊、角的某個部位出現釉面翹開現象,稱之為“蟲食”,即實際上全面出現的“蟲食”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蛇皮釉
- 特點:蛇皮外觀
- 屬性:釉面發生無數的小滾釉
- 領域:陶瓷工藝
定義,形成機理,
定義
蛇皮釉是利用釉表面張力發生無數滾釉形成裂缺釉跡,看起來好象蛇皮一樣的斑紋,稱為蛇皮釉,古陶器邊角出現的釉面翹開現象就是因為釉面張力滾釉所制,但此種形象古人稱為“蟲食”。
形成機理
釉的表面張力受化學組成所左右,鎂和氧化鋁是增加表面張力最好的添加劑。在一般情況下,這種蛇皮釉的表面張力在1000℃下可以超過298達因/厘米。1140℃的最低限度應為360達因/厘米。還取決於所施釉的厚度,假如釉層加厚, 紋樣象隆起的小島,同時該部分與坯面發生脫離。釉中加大量的生粘土時,乾燥時產生裂紋,但一經燒成就成為漂亮的蛇皮釉。由於要造成滾釉而減弱和坯體的附著力,故有必要在釉中添加粘著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