蚮餃

蚮餃

蚮餃,蚮餃湯,莆田海鮮美食,因莆田話“餃”與“猴”諧音,莆田人常常寫作“蚮猴”。

蚮,海蠣,牡蠣。蚮餃,蚮餃湯,它鮮而不腥,潤滑爽口,是冬令家常便菜,又是酒席時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蚮餃
  • 主要原料海蠣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老少適宜
蚮餃湯煮法,蚮餃生活習性,

蚮餃湯煮法

先將蚮肉去碎殼,洗淨去鹵鹼,然後瀝乾水分,用乾澱粉攪拌均勻掛粉待用。把切好的大蒜薑片等放入燒熱花生油的鍋里,炸出香味,舀起待用。趁熱鍋放入清水煮沸,這時將掛粉的蚮用小調羹或筷子一個疙瘩一個疙瘩地逐個放入鍋里,煮至每個蚮餃浮上水面上時,把原先炸好的香料放入,再撒些胡椒粉,灑上米醋,放入蔥、滑油之類的佐料,即可食用。味道甜美可口,氣味醇香,是家宴或菜館裡的一道美味湯料。

蚮餃生活習性

莆田沿海海岸線長,海灣廣闊。自古以來,沿海居民新在近海灘上養殖牡蠣(蚮)。據史志記載,宋代已有插竹養蚮的法,其後發展為用石板架築石床於灘涂上,讓其附蠣(蚮苗)。現代,沿海居民為了取牡蠣(蚮)豐產,又採用深水養蚮法。即用松木樁立於較深的海水中,用線穿起舊蚮殼,系在木樁上,讓其附蚮苗。蚮苗常年在海水裡,吸取海水中豐富餌料,生長快。這種養殖法生產的牡蠣(蚮),個子大,產量豐,一年四季均可採集食用。
由於蚮養殖的多,食之普遍,因此,吃蚮和蚮餃在沿海民眾中不僅家宴有,就是平時生活,亦為日常食用品,久而久之,吃蚮和蚮餃成為飲食文化中人們喜愛的吉祥食品。且莆田方言諧音中,蚮是健在(人活著)的意思,因此,莆田人逢年過節,都要買蚮煮蚮餃吃。預示吃了蚮能活得長久。尤其仙遊百姓,這個風俗特別流行。過節,不管蚮漲價與否都要買蚮吃。特別是老人做壽,是必備的一道吉祥菜湯。第一道為壽麵(命)。最後一道以蚮餃湯作結,以示圓滿結束,預祝老者長命百歲,永遠健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