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蟲研究技術》是198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范埃姆登(H.F.Van Emde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蚜蟲研究技術
- 作者:范埃姆登
- 類別:農學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2年5月
- 書號: 130311831
《蚜蟲研究技術》是198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范埃姆登(H.F.Van Emden)。
《蚜蟲研究技術》是198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范埃姆登(H.F.Van Emden)。內容簡介本書是一本關於蚜蟲研究技術的手冊,共分為八章。分別論述了蚜蟲材料的採集和處理(裝片及鑑定)、蚜蟲的生物學特性及...
(5)進行手動刺激並結合比較轉錄組技術,分析了差異表達基因及通路,為全面深入分析相關生物合成路徑提供了基礎數據和手段;(6)建立了具有穩定表型(EβF釋放量)差異的蚜蟲品系,為運用比較轉錄組技術篩選和鑑定蚜蟲報警信息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基因及其通路提供了優良的生物研究模型。
國家正式在我省設立了轉基因中試及產業化基地,重點開展了玉米、水稻、大豆、苜蓿等作物的轉基因研究,獲得了一大批轉基因植株材料,其中有轉GNA基因抗蚜蟲大豆品種。6.以菌治草。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雜草的技術,如我國用魯保一號防治大豆菟絲子,美國利用炭疽菌防治水田雜草,效果都很好。7.植物性殺蟲、殺菌技術是...
通過結構分析,發現蚜蟲GGPPS的結構也包含異戊烯轉移酶經典的結構域;(5)對棉蚜GGPPS基因的cDNA進行了原核表達,重組蛋白純化,並採用棉蚜GGPPS的重組酶在體外進行了聯酶反應和酶活性分析,並採用GC-MS技術鑑定了酶促反應產物。結果表明,該酶不僅能接受FPP,而且能接受GPP和DMAPP作為IPP的共同底物,催化產生預期的...
為了探索蚜蟲報警信息素(EBF)及其類似物與蚜蟲嗅覺結合蛋白(OBPs)之間的作用規律,併合理設計新型蚜蟲控制物質,本項目擬在前期研究基礎上,通過分子生物學、計算化學、農藥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思路,以豌豆蚜的OBPs序列為起點,通過計算化學模擬構建OBPs的三維結構,通過分子對接、分子動力學等技術研究EBF及類似...
本研究擬以苜蓿蚜為研究對象,對蚜蟲感受報警信息素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氣味分子結合蛋白,化學感受蛋白和嗅覺受體蛋白因子進行研究,通過實時定量PCR、原位雜交等多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氣味分子結合蛋白基因,化學感受蛋白基因和嗅覺受體蛋白基因在蚜蟲中的表達。通過免疫定位進一步研究這三類蛋白在蛋白水平的表達定位,同時...
《殺蚜真菌製劑的產業化技術及套用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馮明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蚜蟲是重要的農業害蟲,抗藥性極強,化學防治諸多弊端,開發和利用殺蚜真菌並使其產業化是發展生物殺蚜合理可行的選擇。本課題以多年工作積累為基礎,擬通過殺蚜真菌劑型生物學的研究,開發絲孢類殺蚜劑產品及其...
《蚜蟲傳播非持久性病毒的行為機理及化學調控作用》是依託南京大學,由陳建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運用放射自顯影、EPG及其即時顯示與中斷技術,研究蚜蟲傳播非持久性病毒過程中化學因子和行為因子對植物病毒獲得、接種和丟失的影響,並通過Vat抗性基因、寄主轉換和禁食等一系列措施改變化學因子和行為因子,...
《大豆抗蚜基因的遺傳規律和分子標記的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武天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大豆蚜蟲是大豆生產的主要害蟲之一,也是大豆花葉病毒的傳播媒介,明確大豆抗蚜基因的遺傳規律,研究抗蚜性分子育種技術,對選育大豆抗蟲品種具有重要意義。將本實驗室鑑定的P574抗生性資源及P203排趨性資源與...
棉蚜蟲是同翅目的一類昆蟲。前翅4~5斜脈,觸角次生感覺圈圓形,腹管管狀的蚜蟲。含107 屬2280種。中國已知260種,分布遍及全國各地。其中小蚜屬、黑背蚜屬及否蚜屬為中國特有屬。棉蚜在我國南部棉區一年發生20~30代,北部棉區一年發生10~20代,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棉蚜以卵在木槿、石榴、花椒和冬青四大越冬...
200 二、田間布置 201 三、緩釋材料與試劑 201 第十一章 昆蟲刺探電點陣圖譜技術 204 第一節 EPG工作原理與使用方法 204 一、EPG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 204 二、EPG的使用 206 三、使用EPG需要注意的事項 207 第二節 EPG波形的生物學意義 208 一、蚜蟲的8種基本波形 208 二、其他昆蟲的EPG波形 209 ...
張潤志、梁宏斌、林榮華等. 2002. 利用棉田邊緣苜蓿帶實施新疆棉蚜生態治理. 見:李典謨等主編, 昆蟲學創新與發展——中國昆蟲學會2002年學術論文集,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3-6 33 劉雲慧、宇振榮、梁宏斌. 2002. 農田邊界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的初步研究——以北京東北旺步甲群落多樣性研究為例. 生態學雜誌, 21(5)...
欒樹蚜蟲為同翅目、蚜科,是欒樹的一種主要害蟲,拉丁學名Stenoloba basiviridis Draudt。分布與危害 蚜蟲是為害欒樹的主要害蟲之一,主要為害植株嫩梢、嫩芽、嫩葉,發生嚴重時樹梢、葉上布滿蟲體,嫩葉皺縮成團,嫩梢彎曲不長,並有大量分泌物。影響枝條生長,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亡 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多代,以卵...
蚜蟲生態防治策略研究 《蚜蟲生態防治策略研究》是2019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原野(1927~ )1927年5月生,河南省溫縣人,中共黨員。1951年畢業於河南大學農學院農學系。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菸草研究所副研究員,省菸草學會理事,省農史研究會秘書長。1982年被評為省農業勞動模範。個人貢獻 前期主要從事菸草害蟲防治研究、是河南省早期從事菸草蚜蟲研究的主持人之一。對煙蚜的生活史、消長規律、...
三種殺蟲劑對麥田蚜蟲和捕食性天敵群落的影響 殺蟲劑對麥田蚜蟲和天敵的影響 幾種新型殺蟲劑防治煙蚜效果比較 幾種殺蟲劑防治甘藍菜青蟲藥效試驗 氮肥對麥蚜種群密度影響的研究 農藥低劑量混配防治麥蚜試驗 花生蠐螬空間分布型研究及藥效評價方法探討 花生田蠐螬藥劑防治技術研究 河南省蠐螬暴發原因淺析及防治對策 河南省...
陳春,1979年09月生,中國計量大學研究生部教授。人物簡介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學位/學歷 博士(後) 職 稱 教授 一級學科生物學二級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二級學科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研究方向 生物防治,生物製藥,生物機械工程學,預測微生物學 人物生涯 1996.9-2000.7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專業 2000....
針對農業重大刺吸害蟲取食為害和傳毒致害機理,以蚜蟲和煙粉虱為對象,利用生態學、行為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開展取食行為調控、植物抗蟲免疫信號調節、蟲媒病毒對媒介昆蟲免疫操縱、蚜蟲翅型分化與環境適應性機制等方面研究。圍繞刺吸式口器農業害蟲取食為害、傳毒致害、生態適應與成災機制,聚焦四個科學問題:(1)...
2005,15(8):118~120 · 史彩華,王文凱,李志新.農業院校教學改革新思路.現代企業文化,2008,(2):169-170 · 史彩華,王福蓮,劉萬學.保護地豚草昆蟲群落結構及動態研究.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2009,(4)重大蔬菜害蟲韭蛆綠色防控關鍵技術創新與套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主要完成人 ...
4.山東省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2004BS0169)“蚜蟲互益素的生態風險評價”;5.國家科技支撐(2006BAD08A05)子課題“小麥蚜蟲防治技術研究”;6.產業體系子課題(200060302)“麥蚜種群動態監測”;7.國家973子課題(2006FY-110500-6)“海南島小蜂DNA條碼”;8.國家科技支撐子課題(2008BADA5B05)“以棉麥...
套用擴增子高通量測序技術普查了扁蚜亞科、癭綿蚜亞科、毛管蚜亞科以及棉蚜、桃蚜、高粱蚜等重要農業害蟲的共生菌多樣性,提出蚜蟲的共生菌群落結構受到蚜蟲物種、寄主植物與地理分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開展了栗苞蚜、大豆蚜等農林害蟲的生態學研究,探討了重要作物害蟲禾穀縊管蚜的翅型分化機制。組織研製了中國首台...
(3)水稻主要害蟲預警及防治決策支持系統研究,江蘇省高技術研究計畫(農業),(BG2007341),2007-2009,主持。(4)寄主專化型棉蚜的繁殖對策及其調控機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571222),2006-2008,主持。(5)寄主專化型棉蚜繁殖對策的生態分化,校基金,2005-2006,主持。(6)棉蚜寄主專化型的成因及種下微...
2010.01-至今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助理研究員 2004.09-2009.12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 2000.09-2004.0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學士 研究領域 主要以作物生長期重要害蟲蚜蟲及其天敵和儲藏期害蟲赤擬谷盜為研究對象,綜合利用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轉錄組學、RNAi和CRISPR/Cas9等技術,旨在闡明(1)昆蟲...
主持或參加完成了國家、河北省、農業部和省農科院等研究項目20餘項,2008~2010主持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項目《蚜蟲防控技術研究和示範》子項目--河北省小麥蚜蟲綜合防控技術體系建立和示範推廣;參加工作以來,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河北省農科院科技成果3等獎1項;曾榮獲河北省...
王永模、沈佐銳:《微衛星遺傳標記及其在昆蟲種群遺傳學中的套用》. 生物技術通報, 2006年增刊: 221-224。王永模、戈峰、劉向輝、王利軍、馮峰:《茶園害蟲無公害防治技術體系研製》. 楊懷文主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生物防治: 633-639。張建偉、王永模、沈佐銳:《麥田蚜蟲自動計數研究》. 農業工程學報. 2006, 22(...
主要研究揮發性物質在蔬菜-小菜蛾-天敵和菸草-蚜蟲-天敵三級營養系統中的作用,利用揮發性物質引誘天敵保護作物;從分子水平研究作物的誘導抗性,克隆作物上的誘導抗蟲基因,培育轉基因抗蟲作物;研究昆蟲(小菜蛾)基因組和昆蟲功能基因,克隆害蟲(小菜蛾、黃曲條跳甲)上的發育關鍵基因,利用RNAi 技術研發新的害蟲控制...
研究方向 1、植物病蟲害防治的新理論、新技術方法:小麥條鏽病菌毒性變異和小麥抗銹性細胞學及分子遺傳學、流 行規律、防治技術;小麥吸漿蟲、蚜蟲成災規律及控制策略;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果樹病蟲害無公害 治理。2、植物源農藥及其它生物合理農藥的研究與開發:植物農藥有效成分化學、毒理學、套用技術、新型農藥 創製等...
不過,中國利用草蛉進行生防的技術水平與推廣力度仍落後於捕食蟎與瓢蟲等其他捕食性天敵昆蟲,主要原因是草蛉優勢天敵物種的精準開發利用受到生物學習性、分類鑑定以及捕食潛能等基礎科學問題研究不足的制約。物種文化 柳宗元在其《蝜蝂傳》這篇寓言中說:“蝜蝂傳,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印其首負之。”這其中...
5.北方果樹食心蟲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參加)(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No:201103024)(2011-2015)。6.北方果樹食心蟲監測和防控新技術研究與示範(參加)(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No200803006)(2008-2010)。代表性論文 1. 張利軍,李友蓮.山西動物地理區劃中蚜蟲物種組成.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