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形響器 屬龍山文化時期,樂器。泥質黑陶,形如蚌殼,呈橢圓形,壁薄細膩。兩側有對稱弧形缺口,口長7.5厘米,寬0.5厘米,缺口兩端各有一凹形槽,便於兩指捏住。蚌體分為上下兩半,腹部有四個小圓孔,器內有三個泥制小圓球。
使用時兩指捏住搖動,使小圓球撞擊器壁和相互碰撞而發音, 其聲響清脆悅耳。1985年在膠南縣塔山鄉西寺遺址出土,藏膠南縣博物館。
zhua曲子白渡白顆
蚌形響器 屬龍山文化時期,樂器。泥質黑陶,形如蚌殼,呈橢圓形,壁薄細膩。兩側有對稱弧形缺口,口長7.5厘米,寬0.5厘米,缺口兩端各有一凹形槽,便於兩指捏住。蚌體分為上下兩半,腹部有四個小圓孔,器內有三個泥制小圓球。
蚌形響器 屬龍山文化時期,樂器。泥質黑陶,形如蚌殼,呈橢圓形,壁薄細膩。兩側有對稱弧形缺口,口長7.5厘米,寬0.5厘米,缺口兩端各有一凹形槽,便於兩指捏住。蚌體分為上下兩半,腹部有四個小圓孔,器內有三個泥制小圓球。使用時...
例如:新石器時代的“蚌形響器”,出土於塔山鄉西寺龍山文化遺址,造型罕見,狀如蚌殼,系精製的泥質黑陶,搖動時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是原始的古代樂器,曾在“92中國文物精華展”展出。秦代的“琅琊台瓦當”,出土於琅琊台頂,系...
器形主要有鼎、罐、盆、杯、鬻、碗、量等。此時高度發達的制陶工藝集中反映在遺址採集到的蛋殼陶杯上,胎薄一般在0.5毫米左右,各部件先分別製成,然後才組裝成形。遺址中還採集到一件蚌形響器。器為泥質黑陶,器表磨光,呈橢圓...
例如:新石器時代的“蚌形響器”,出土於塔山鄉西寺龍山文化遺址,造型罕見,狀如蚌殼,系精製的泥質黑陶,搖動時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是原始的古代樂器,曾在“92中國文物精華展”展出。秦代的“琅琊台瓦當”,出土於琅琊台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