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蚌岡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勐宋鄉
- 面積:42.78平方公里
- 人口:1511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761畝(其中:田1,567畝,地7194畝),人均耕地5.83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雲麻等作物;擁有林地18,699.50畝,茶葉420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38.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16畝,主要種植梨、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 36,973.50畝,其他面積469.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20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2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0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3.4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7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4戶(分別占總數的54.06%和32.5%)。
該村到鄉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8.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8.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39輛,機車185輛。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8戶;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其它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3居住磚木結構住房;還有26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2萬元,占總收入的41.27%;畜牧業收入80萬元,占總收入的18.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517頭,肉牛221頭,雞、鴨、鵝9650隻);林業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6.8%;第二、三產業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7.94%;工資性收入12.9萬元,占總收入的2.93%。農民人均純收入2244元,農民收入以糧、茶、麻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占勞動力的2.31%),在省內務工13人,省外務工3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320戶,共鄉村人口1511人,其中男性781人,女性730人。其中農業人口1511人,勞動力7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93人。該村以哈尼、拉祜族為主(是哈尼、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54人,拉祜族357人,哈尼族900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01人,參合率92.72%;享受低保23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建有公廁3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45戶,占農戶總數的76.56%。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528.0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距離中學18.0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8人,其中小學生152人,中學生56人,中小學生學生入學率達100%。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736.8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34000元(勞均87元)。一事一議籌勞3890元(勞均10元)。年末集體總收入3萬元,有固定資產71.7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政策法規、村規民約、惠農資金補貼、村財務收支情況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8人,少數民族黨員38人,其中男黨員32人、女黨員6人,村委會幹部3人,村小組幹部22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1個自然村。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35人
人文地理
該村現有農戶321戶,共鄉村人口1534人,其中男性790人,女性744人。其中農業人口1534人,勞動力767人。該村以哈尼、拉祜族為主(是哈尼、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33人,哈尼族908人,拉祜族376人,其他民族4人。
蚌岡村
哈伲節日
哈尼族節慶活動大多與宗教祭祀活動融為一體,較為隆重的節日有嘎湯帕、耶苦扎和合夕扎。
嘎湯帕節是愛尼族慶祝新年來臨的節日,意為"萬物更新"或"思念祖先"。傳統的嘎湯帕節各地時間不一,1987年7月,州六屆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決定,將"嘎湯帕"節定為哈尼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統一定為三天即從公曆一月二日至四日。從前的"嘎湯帕"節,各家各戶殺雞宰豬、春滋把以祭祀祖先,置辦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同斟共飲慶賀新年。青年男女穿戴一新,邀約上山采鮮花、摘野果,相對對歌,盡情娛樂。節日期間還開展打陀螺、盪鞦韆等活動。"嘎湯帕"節是一家人團圓的節日。從1987年正式定為哈尼族的傳統節日後,"嘎湯帕"節比往昔莊嚴,活動內容更健康、更豐富多彩。
"耶苦扎",是為了紀念傳說中的滅蟲英雄阿培明耶而定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六月屬牛的日子舉行。活動內容主要是盪鞦韆、唱歌跳舞等,宗旨是祈求五穀車登。舉慶之時,除殺豬宰牛、春核把宴請親朋外,更重要的是搭架鞦韆,開展盪鞦韆活動。從前的盪鞦韆活動,由"追瑪"主持舉行儀式,他將三片紅泡果樹葉、三片紅毛樹葉、三片山茅草鋪在鞦韆板上盪上三個來回,然後自己再登上鞦韆板象徵性的盪一盪,再一手端酒、一手握鞦韆繩誦念祭詞,並唱歌祝福人們快樂平安。接著讓大家盪鞦韆。圍觀的人邊看邊唱,盪鞦韆者則暗暗展開競寨。夜晚,明月升起,男女青年便雲集在寨場上跳咚吧喳舞、竹筒舞或即興對歌,歡度節日。眨。哈夕扎,,意為過新米節。節期在每年金風送爽、稻翻金睡浪的秋收之初。屆時,"追瑪"首先把自家地里的黃谷收回少睦許,碾米做飯,置辦酒席請本寨鄉親嘗新米飯。席間人們只是峨象徵性地吃點飯,然後唱歌頌揚"追瑪"。睡在"追瑪"家嘗過新以後,各家各戶也要做新米飯,備置酒席歡度新米節。 舉行過"哈夕扎,,嘗新活動後,人們便正式投人秋收,開始收割。現節日期間也舉行各種文體活動。
服飾
哈尼族喜穿黑色或藏青色土布衣服。勇孔穿寬鬆的無領右枉短衣,下著寬腰褲上世嫌孩兩石大銀片作飾品,以自織的黑布纏頭舊時老任墨手迷春在頭項正中蓄上撮長發,編成髮辮纏繞於頂。愛尼男子成家之後,逐漸取下所戴銀飾品,傳給兒子佩戴。女子服飾複雜,較多地保持著民族特色,多穿無領右襟元福上衣,下穿及膝的百褶短裙。頭戴圓帽,胸掛成串銀飾,腳裹護腿,附加飾物多樣如珠貝、彩羽、彩鱷,女手帽飾、衣飾隨年齡變化而變化。少兒時期開始戴有少許銀幣的圓帽,五歲以後鑲紅布、藍布豎條,綴有帽繃;進人青年時期,頭飾一種特別的竹圈帽。這種帽後腦部位裝有一個圓竹筒,用黑布襯裡,帽子前沿兩側分別裝有十八顆圓形銀泡,周圍有許多珠串、級著用絲線或彩色雞毛編成的穗子,帽繩由耳後拉至下額打結,打結處掛彩續或花串。成丁後的青年姑娘要佩戴鑲滿銀泡、銀牌的束胸布,穿後擺並袖口繡有精美圖案的上衣,腰間系兩條繡著彩色圖案的飄帶,腿上裹著繡有幾何形圖案的綁腿,掛一隻綴著彩穗、珠申的翱挎包。 姑娘的這種裝束,一直保持到壯年,進人晚年後,帽飾、胸飾及 其它飾物逐漸減少,穿一身無飾品的黑色衣裙,朴索的穿著襯托出穩重老成。
飲食
哈尼族日食三餐,主食稻米,輔以玉米和薯類。逢年過節喜食福米檢把。愛尼族進餐,無客人時家人同桌共坐,有客人來訪,按傳統習俗,只有男人與客人同桌進餐,婦女一般不陪(在女室重新設席就餐)。進餐時的席位以靠近火塘一方為首,由長者坐。在男室進餐,首席由男性長者坐;在女室用餐,首席由女性長者來坐。
建築
哈尼族一般選擇在半山向陽、開闊的山樑上建寨立業,最大的村寨不過200多戶,小的則數戶,其中以數十戶的村寨居多。以大村小村相互交錯,相隔一兩里或三五里路程為其村落分布特點,並以崎嶇山路和林中小徑相通連,呈現星羅棋布的村落格局。村寨後面多為鬱鬱蔥蔥的灌木或喬木叢林,房前屋後闢作菜園,或種植棕櫚、竹、梨、李、桃、柿、藍靛、核桃等樹木。村寨兩側和整個下半山布滿層層梯田,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穿插其間,風光旎麗,景象萬
新農村建設
蚌岡村委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具體要求,在發展支柱產業茶葉的同時,積極引導農民培育種植雲麻產業,通過對“雲麻”產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帶動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修建了從鄉政府到蚌岡村委會的沙石路面,為貧困鄉村的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晴通雨阻,村衛生所設備、醫療差,土地利用率不高,農業技術套用推廣少。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大力發展雲麻、茶葉、竹子,並提高品質和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