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計畫
虹雲工程是中國航天科工五大商業航天工程之一,脫胎於中國航天科工的“福星計畫”,計畫發射156顆衛星,它們在距離地面1000公里的軌道上組網運行,構建一個星載寬頻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實現網路無差別的全球覆蓋。
按照規劃,整個虹雲工程被分解為“1+4+156”三步。第一步計畫在2018年前,發射第一顆技術驗證星,實現單星關鍵技術驗證;第二步到“十三五”末,發射4顆業務試驗星,組建一個小星座,讓用戶進行初步業務體驗;第三步到“十四五”末,實現全部156顆衛星組網運行,完成業務星座構建。
工程進展
2018年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院長張忠陽表示,虹雲工程將在2018年實施技術驗證星的發射,衛星已經進入正樣研製階段。預計2022年底具備全面運營條件,同年完成星座部署。
2018年9月26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獲悉,“虹雲工程”技術驗證星將在2018年底發射,並總計將發射156顆衛星;衛星將在距離地面約1000千米的軌道上組網運行,構建出星載寬頻全球移動網際網路。
2018年12月22日7時51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虹雲工程技術驗證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
工程特點
中國航天科工相關負責人稱,虹雲工程具備通信、導航和遙感一體化、全球覆蓋、系統自主可控的特點,一個亮點之處在於,它在中國首次提出建立基於小衛星的低軌寬頻網際網路接入系統。“小衛星”“低軌”“寬頻”的組合設定,正是為了契合商業性的發展需求。
工程套用
虹雲工程定位的用戶群體主要是集群的用戶群體,包括飛機、輪船、客貨車輛、野外場區、作業團隊以及一些偏遠地區的村莊、島嶼等。無人機、無人駕駛行業等,都是虹雲工程未來可能服務的行業。
虹雲工程以其極低的通信延時、極高的頻率復用率、真正的全球覆蓋,可滿足中國及國際網際網路欠發達地區、規模化用戶單元同時共享寬頻接入網際網路的需求。同時,也可滿足應急通信、感測器數據採集以及工業物聯網、無人化設備遠程遙控等對信息互動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套用需求。
工程意義
2017年8月30日,在第三屆中國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虹雲工程”總設計師向開恆表示,以“虹雲工程”為代表的天基網際網路的構建,將是一個很好的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的支撐平台,有助於培育“網際網路+”航天新興產業。
虹雲工程形成一個均勻的網路,地面網路到不了的地方,就用虹雲工程系統;地面網路已經覆蓋的地方,虹雲工程系統可作為補充。2022年完成星座部署後,虹雲工程將可以提供全球無縫覆蓋的寬頻移動通信服務,為各類用戶構建“通導遙”一體化的綜合信息平台。
虹雲的第一顆衛星是我們國家第一顆真正意義上的寬頻低軌的小衛星,應該說對我們特別是商業航天的發展會帶來非常大的這個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