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詩派

虞山詩派

明末清初以常熟虞山命名的東南詩壇重要流派。以錢謙益為首,包括其門生馮舒、馮班、瞿式耜,族孫錢曾、錢陸燦及吳歷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虞山詩派(以常熟虞山命名)
  • 外文名:無
  • 年代:明末清初
  • 代表人物:錢謙益
  • 流派區域:東南詩壇
藝術特點,代表人物,

藝術特點

虞山詩派最大的特點是學古而不擬古,積極主張詩歌革新並能取諸家之長而自成風格,對東南詩壇的繁榮作出了一定貢獻。

代表人物

錢謙益 (1582~1664)官至南明禮部尚書,被推為東南詩壇祭酒。因政治上屢經沉浮,故早期詩歌中流露憂國憂民的思想,晚年所作則多亡國之臣懷念故朝之音。由於體裁獨特,內容充實,一掃明末盲目摹古空虛詩風,開創了清初詩壇清朗活躍的新局面。著有《列朝詩集》、《初學集》、《有學集》等。
馮班(1602~1671)與兄馮舒並稱"二馮先生",自《詩經》以下逐一考訂淵源,功力深厚,為中國詩歌史上的著名詩論家,著有《定遠集》。瞿式耜所作《浩氣吟》,氣貫長虹,可與文天祥《正氣歌》相比美。馮班曾師從錢謙益,反對七子、竟陵和嚴羽《滄浪詩話》,著《鈍吟雜錄》專摘嚴羽以禪喻詩之謬。他的詩歌沉麗細密,錘鍊藻繪,根柢徐、庾而出入溫、李,抒發古國悲痛,婉而多諷。《題友人〈聽雨舟〉》借畫以抒明亡之恨,《餘生》在隱居的平靜里翻滾復國的希望,《有贈》則托古喻今:“隔岸吹唇日沸天,羽書惟道欲投鞭。八公山色還蒼翠,虛對圍棋憶謝玄。”以史實和今景的交融寫出諷刺南明不能禦敵的故國哀思,寄託深沉而含蓄有味。馮班論詩有獨到之處,詩歌也有個人的面目和特色,並以標榜晚唐李商隱而自張一軍,勢力頗大,使虞山派“詩壇旗鼓,遂凌中原而雄一代”,後來的吳喬趙執信,或繼承或私淑馮班詩論,批評王士禛的神韻說,可說是虞山詩派的餘波漣漪。
錢曾(1629~1710)著《交蘆集》、《判春集》。
錢陸燦 (1612~1698)是繼錢謙益之後的虞山詩派第二盟主,著有《調運齋詩文隨刻》等。
吳歷(1632~1718)著《三巴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