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虛則實之」表示虛無之處則自然會充實,

「實則虛之」表示充滿之處則自然會漸虛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 虛則實之:表示虛無之處則自然會充實
  • 實則虛之:表示充滿之處則自然會漸虛無
  • 源於:《草廬經略·虛實》
本義解釋如下:
這是自然之道,凡是各行各業善用這兩句話,自然做事比較容易順心
在兵戰中,"虛則實之"是指已方在處於不利形勢時,要故意偽裝成實力雄厚的樣子,威懾對手,使其不敢貿然進攻,這是一種以假隱真、迷惑敵人的策略。三國中李儒獻計董卓,讓西涼兵白天大張旗鼓出城,而夜晚偃旗息鼓回城,從而給人一種軍力強大的假象。這個例子就是虛則實之的一個比較經典的例子。(這裡注意一點,空城計並不是虛則實之。因為使用空城計的背景大多為窘境。主體本身實力不足,如果以正常方式進行防守則必被客方攻破,所以才不得不使用險計。由於主方本身就很薄弱,而又向敵人示弱,兩陰相加,不屬於虛則實之,而是虛而虛之。)
而"實則虛之"剛好相反,在自己兵力雄厚的情況下,故意做出空虛的樣子或露一些破綻,引誘敵人來攻從而上當的策略。即力量強大但故意偽裝虛弱,藉以麻痹對方。
源於:《草廬經略·虛實》:“實而示之以虛,以我之實,擊彼之虛,如破竹壓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