虖勺之山

虖勺之山是《山海經》記載的山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虖勺之山
  • 性質:山名
  • 出處:《山海經》
原文,注釋,出處,

原文

又東四百里,曰虖(hū)勺(shuò)之山,其上多梓枏(nán)①,其下多荊杞(qǐ)②。滂(pāng)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海。

注釋

①梓:梓樹,落葉喬木,生長較快。木材輕軟,耐朽,供建築及制家具、樂器等用。枏:即楠木樹,常綠喬木,葉質厚,花小,核果小球形。木材富於香氣,是建築和製造器具的上等材料。
②荊:即牡荊,落葉灌木,小枝方形,葉對生,掌狀複葉。果實稱為黃荊子,可供藥用。杞:即枸妃,落葉小灌木,夏季開淡紫色花。果實是紅色的,叫枸杞子,藥用價值很大。

出處

《山海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