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脛骨丸

虎脛骨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正傳》卷四,名見《景岳全書》卷五十七。具有清熱化濕,活血養陰,滋腎壯骨之功效。主治濕熱而致兩足痿弱軟痛,或如火焙,從足踝下上沖腿胯。症見肝腎陰虛,濕熱下注而致兩足瘺弱,或兼微腫,捫之覺熱,不能久立,步履維艱,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基本介紹

  • 名稱:虎脛骨丸
  • 出處:方出《醫學正傳》卷四,名見《景岳全書》卷五十七
  • 組成:蒼朮、黃柏、牛膝、龜版、虎脛骨、防己、當歸尾
  • 功用:清熱化濕,活血養陰,滋腎壯骨
  • 主治:濕熱而致兩足痿弱軟痛,或如火焙,從足踝下上沖腿胯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附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蒼朮(米泔浸一二宿)、黃柏(酒浸曬乾)各四兩(120g),牛膝(去蘆)二兩(60g)、龜版(酥炙)、虎脛骨(酥炙)、防己各一兩(30g),當歸尾二兩(60g)(一方加炮附子五錢)。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或一百丸,空心姜鹽湯送下。

功用

清熱化濕,活血養陰,滋腎壯骨。

主治

濕熱而致兩足痿弱軟痛,或如火焙,從足踝下上沖腿胯。

方義

方中蒼朮苦溫性燥、辛香發散,外可祛風濕,內能燥脾濕為君,佐以防己、黃柏清熱利濕,龜板養陰。當歸活血,虎骨強筋壯骨,以牛膝為引,通利筋脈。合黃柏、牛膝則為三妙丸。

運用

診斷要點:肝腎陰虛,濕熱下注而致兩足瘺弱,或兼微腫,捫之覺熱,不能久立,步履維艱,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附註

足痿源於後足踝下,狀如火烙,類似神經炎。《醫學正傳》認為是因濕熱所成,採用了清熱利濕,活血養陰,強筋壯骨的療法。方中蒼朮為主要的祛濕藥,佐以防己,黃柏清熱消炎,兼能祛濕,龜板養陰,當歸活血,虎骨強筋壯骨,以牛膝配合套用,是中醫治濕熱性痿症的常規治法。虎骨為野生動物藥,貨源日稀,沒有發展前途,可暫用狗骨或貓骨換用,並努力研究虎骨治痛的所以然之理,然後徹底解決虎骨的藥用問題。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景岳全書·雜證謨·瘺症》:“若陰虛兼熱者,宜正傳加味四物湯、虎脛骨丸,或丹溪補陰丸、滋陰八味丸之類主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