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虎斑蝶
- 拉丁學名:Danaus genutia (Cramer)
- 別稱:虎紋青斑蝶,擬阿檀蝶,黑條樺斑蝶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具顎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鱗翅目
- 亞目:錘角亞目
- 科:斑蝶科Danaidae
- 亞科:斑蝶亞科
- 族:斑蝶族
- 屬:斑蝶屬
- 種:虎斑蝶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物學,寄主範圍,推薦寄主,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成蟲:虎斑蝶翅膀腹面鮮橙色,翅脈和翅邊緣黑色,邊緣上有兩行小白點,前翅端黑褐色,翅端有大的黑色區,區內有一條由5個相鄰的白色棒狀白斑組成的白色斜帶。附近有幾個小白點;外緣有2列小白點。後翅外緣內有2列白色小點,內側有時不明顯。雄蝶的後翅有橢圓形香鱗袋。由於幼蟲以有毒的天星藤為食料,毒素積聚在蝴蝶體內。它們身上鮮艷的顏色和明顯的黑、白色的條紋,其實是用來警告捕獵者它們是有毒的。翅展約 70 至 80 毫米;全年可見。翅展85mm左右。
卵近橄欖球形,底端平,表面有縱向脊,較細較淺。初產時白色,直徑0.86~0.96mm,高約1.14~1.28mm。
蛹懸蛹,圓柱形,極似金斑蝶。也有綠色和紅色兩型。
地理分布
生物學
寄主範圍
在雲南景東和昆明的已知寄主為蘿藦科鵝絨藤屬的昆明杯冠藤和青羊參,在雲南元江的確認寄主為馬利筋,在四川峨眉山主要是峨眉牛皮消。各地記載寄主包括蘿藦科牛奶菜屬、娃兒藤屬、鵝絨藤屬、匙羹藤屬、大花藤屬、馬利筋屬、牛角瓜屬、蘿藦屬、天星藤屬、夜來香屬等屬中的許多植物。
推薦寄主
馬利筋、青羊參和峨眉牛皮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