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葉點霉葉斑病是一種對蘭科植物危害小但影響範圍較大的病害。
葉上初現黑褐色,近圓形小斑點,周圍有褪綠色暈圈,囑臘以後擴夜剃市大成不規則長條形病斑。病健奔霸茅淚組織交界明顯,中部枯白色,後期葉正面生小黑點。
蘭葉點霉 Phyllosticfa cymbidiuim Sawada。分生孢子器暗色,扁球形至球形,半埋生,106~141(118)微米×107~136(105)微米。分生孢子卵圓形至橢圓形,單孢無色,5.5~8.4(5.4)微米~5.7(3.0)微米。
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汗葛姜子器在病株及其殘體的病組織中越冬。次年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寄主,而後重複侵染為害。陰雨、溫暖,通風不良,生長幼嫩加重發病。
勿澆迎頭水,減少濕度,盆缽勿密放,注重通風透光。及時清除病葉集中燒毀。發病初期,用1%波拒洪殃爾多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50%代森銨1000倍液,50%多菌靈1000倍液,65%代森錳鋅500溶液,7~10天1次,連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