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煤煙病

分布在蘭花、柑橘類、龍眼、荔枝、黃皮、番石榴葉片的一種有害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花煤煙病
  • 外文名:Capnodium citri
  • 拉丁學名:Capnodium citri
  • 分類地位:子囊菌門
基本信息,分布與危害,症狀特點,形態特徵,

基本信息

病害名稱:蘭花煤煙病
有害生物拉丁學名:Capnodium citri
分類地位:子囊菌門、腔菌綱、座囊菌目、煤炱科、煤炱屬,柑桔煤炱

分布與危害

危害部位:葉片
分布地區:分布廣泛,尤以熱帶、亞熱帶為多。
傳播擴散:蚜蟲、蚧殼蟲及粉虱等害蟲發生嚴重的蘭園,煤煙病一般都會發生嚴重。種植過密,通風不良或管理粗放的蘭園,病害亦發生嚴重。
寄主:蘭花、柑橘類、龍眼、荔枝、黃皮、番石榴。

症狀特點

在葉片或假莖表面發生一薄層黑色的煤煙斑,擴大後形成絨毛狀的黑色霉層,好似粘附著一層煙煤。真菌以蚜蟲、蚧殼蟲和粉虱等害蟲的分泌物為營養而生長繁殖,但不侵入寄主,黑霉層容易被抹掉。發生嚴重時影響樹體的光合作用和果實著色,使蘭花生長衰弱,降低觀賞價值。

形態特徵

菌絲幾乎全表生,形成薄膜、上生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有時菌絲細胞可分裂成厚垣孢子狀;分生孢子器半球形,直徑70~100 μm,高20~40 μm,分生孢子圓筒形,直或稍彎,無色,成熟時雙細胞,兩端尖,大小10~12 μm×2~3 μm,壁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