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詩人。據傳是長詩《農夫皮爾斯》的作者。他出生於英國西部赫里福德-伍斯特莫爾文山附近,據說是一個貴族的私生子,一說他的父親是自由農。他幼年受過經院教育,後來移居倫敦,任教會低級職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格倫,W.
- 國籍:英國
- 出生地:英國西部赫里福德-伍斯特莫爾文山
- 代表作品:《農夫皮爾斯》
是一部用中古英語西中部方言寫的押頭韻的寓言長詩。現存手抄本不下50部,說明當時極受歡迎。這些手抄本可分為3類:A類抄本最短,2,567行,除序詩外,分11節,約寫成於1362至1363年;B類抄本是經作者增修過的,7,242行,除序詩外,分20節,約成於1376至1377年;C類又略長,7,357行,分23節,對B本有增有刪,約成於14世紀末年。3類抄本中以B類為最完整,成為今天的通行本。
B本一般分為兩部分;第1部分包括序詩和7節,第2部分包括其餘13節。序詩用中古文學慣用的夢境和寓意形象的手法,寫詩人在一個 5月的清晨在莫爾文山上聽著潺潺清泉,不覺入睡。他看到在一片美好的田野里有各式各樣的人:農民,各種僧侶,手工業者,商人,騎士,各種藝人,乞丐,無異是14世紀英國社會的一個縮影。田野的一端矗立著真理之塔,另一端是死亡之谷。詩人一面描寫這些人物,一面評論。接著他看見從塔里走出一個可愛的女子,名叫“神聖教會”,她教導詩人要追求真理,拯救靈魂;又指點給他看“獎賞夫人”要和“虛偽”結婚,許多人附和,惟有“神學”反對。大家爭執不下,決定到倫敦去找國王解決。國王主張她和“良心”結婚,“良心”不肯,並揭發她的缺點。國王請來“理智”,“理智”也堅決要國王懲罰她。“獎賞夫人”得到懲罰,只有郡官去安慰她。國王把“理智”和“良心”留下,供他顧問。
作者通過這一寓言批判了僧俗各界的寄生性和社會上賄賂公行、追逐財利的現象,肯定了國王的作用,希望他能憑理性和良心治國。
詩人醒來之後又作了第2個夢,夢見“良心”在布道,許多聽眾都開始懺悔,包括“七大罪惡”(驕傲、淫慾、嫉妒、恚怒、貪婪、饕餮和懶惰)在內。“希望”吹起號角,成千的人聚集起來要求尋找“真理”,但大家都不知道“真理”在什麼地方。這時農夫皮爾斯出現,他說他做了50年“真理”的僕人,可以擔任嚮導,但必須先耕完他的半畝地,並分配大家工作。許多人紛紛推託,不肯勞動,他就叫“飢餓”來威脅他們。只有一個婦女代表大部分善良的人願意跟皮爾斯去尋找“真理”。“真理”這時給他送來一張贖罪券,上面寫著“作好事的得永生,作壞事的遭永劫”。一個僧侶否認這張贖罪券有效,引起了爭執,皮爾斯一氣之下把它撕毀,宣稱他從此不為人間幸福苦幹,而要把時間全用在祈禱和懺悔上。這時詩人醒來,結束了第2場夢。
作者在這裡仍用寓言的形式說明要獲得真理必須首先通過誠實的勞動。他對貧苦的勞動者表示極大的同情,反對怠惰和寄生生活,但他要求勞動者恪守本分,不同意他們要求增加工資。他又認為現世勤勞仍不能導致靈魂的得救。這種思想就引出了全詩的第2部分。
第 2部分是全詩較弱的部分,充滿抽象的神學說教和經院式的辯論。詩人在夢中繼續追求真理,看到了3種境界:“善”、“中善”、“上善”。作者對這 3種境界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解釋。最初,他認為“善”就是誠實的勞動,“中善”則除此之外還能分散資財,行為仁慈,而“上善”則更進一步要能懲惡。以後,他思想中概括性和宗教神秘成分增加,把“善”解釋成為“積極的生活”,“中善”則是超越“善”而達到“靜觀”“甘貧”的境界,並進一步像耶穌基督那樣用“慈心”救世。耶穌基督雖然戰勝了反基督的撒旦,但撒旦又降臨人世,因此必須有“上善”。“上善”就是“精神權威”,以主教和統一教會為代表,在詩中詩人又用皮爾斯來象徵“統一教會”。詩人以繼續追求的口氣結束全詩:“我願作一香客,走向天涯海角,去尋找農夫皮爾斯。”
這首長詩寫成於1381年英國農民戰爭前後,作者屬於低級僧侶階層,這兩點可以說明本詩的許多特點。長詩提供了一幅封建制度後期英國社會的廣闊畫面,揭發了僧俗兩界的種種腐敗現象;作者肯定了勞動人民的正直的品質,展現了他們受欺騙、受壓迫的處境,反映了當時廣大人民的情緒。評論者認為作者希望改變現狀,改造社會、教會和宗教,但不希望革命。他對現存的政教制度,即對國王和教會,仍抱有幻想。他反對教皇,但不反對教會。他反對一切不勞動者(國王、騎士除外),因而竟贊成“強迫勞工法令”。他受宗教教育的影響極深,特別表現在後半部的消極思想和經院式的辯論風格。
夢幻的形式和寓意的形象,無論在中古騎士文學或宗教文學中都廣泛使用,極為通俗,但這並未妨礙此詩有些地方描寫的鮮明生動。特別值得稱讚的是作品裡的現實主義的描寫(如關於“七大罪惡”之一的饕餮的描寫)以及諷刺的社會批判。由於這部作品的人民性,1381年農民起義前夕起義領袖之一的貧苦教士約翰·保爾在他的號召書里就引用了皮爾斯的名字。此後以農夫皮爾斯為主人公的詩歌、故事直至16世紀仍在出現。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失敗後,清教徒作家班揚寫的《天路歷程》仍採用夢幻寓言形式,顯然受這種傳統的影響。